李飞霄读书心得分享第(16)天。
书目:《静悄悄的革命》
分享:
一、教室里存在的问题
1、“主体性”神话:自己解决、自己決定、自我实现,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
2.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完全根据自己内在的思想而行动,变成了“我行我素”的“主体性”。
* 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
二、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声音再大一点!”“再清楚一点!”教室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否定了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的价值,这些学生都会被贴上“理解迟缓”、“发言不积极”的标签。
* 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
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
应当追求“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而不是
“发言热闹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