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时候和文字扯上关系的,我也不知道。
但实际上,与文字,写作相处最为亲密的时候,也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但我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痛苦和绝望,可现在的我却开始想念起那些日子了。
对文字似乎是从小就亲近,学会认字起就开始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小学的时候只是打打闹闹似的写些作文,偶尔会有写得称得上好的文章,但大多平平无奇。
初中的时候,写作的状态始终是被逼迫的,为了所谓的各种荣誉,被迫参加各种比赛,或许,一开始,对于文字,对于写作,我是有好感的的,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厌恶了。
那样的写作,像是在完成任务,围绕着各种主题写着看似真情满满,实则干涩的文字。语文老师开小灶似的写作培训,各种比赛,让我开始剥离人群,是的,我开始独自围绕着文字生活。
后来,语文老师说,“你不限题时写下的文字太过悲观且潦草了。”我没有说话,我只是觉得自己累了。后来,话题写作的文字开始断断续续,衔接不上,再后来,写作进入了死胡同。
那时候的我总会问自己,我真的喜欢文字,喜欢写作,并且擅长写作的吗?我不知道,那种感觉就像是从神坛跌落一般,我再无任何出彩的地方,离开了写作与文字,我依旧剥离人群。
毕业那天,拿到了之前参加各种比赛的证书,一等奖也有,二等奖也有,但从时间来看,整体水平是向下的。母亲看着我手里的一摞证书,笑得合不拢嘴,平日里骂我骂得几乎狰狞的脸,开始笑着向身边的人炫耀自己的教育方式如何如何。
我突然心生悲凉,觉得很无力。
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一切。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以及除了写作之外我还擅长什么。最后的问题答案我是知道的,除了曾经擅长写作,我真的没有什么称得上是擅长的了。
高中的我,越发的沉默寡言,我开始尽力将自己埋没在人群里,整天沉浸在对自我的怀疑中,父母的责骂越来越多,我越来越麻木,成绩时好时坏,埋没在人群,也独立在人群之外。
我开始疯狂地迷恋阅读,我发现,当自己沉浸在阅读里的时候,我会忘记很多东西,对于很多问题会有更多的思考。
后来写作被我重新拾起,没有限制地发挥,写一些不伦不类的文字。人性,爱情,生命,孤独和死亡是我写的最多的东西,洋洋洒洒的写了很多。
之后,有关学业的写作也偶尔会有出色的时候,就仿佛回到了小学,回到了写作的最初阶段。
那时候的我,现在想来,对于文字,对于写作,不曾想过喜欢与否,只是单纯的依赖它们。有人说,写作是一种疾病,的确,那时候的我就是在用文字抒发着自己的病态。
现在的我,怎么说,或许我不再如从前那般剥离于人群之外,我开始融入人群,关于文字,关于写作,你可以选择触碰它们,也可以选择不再触碰它们。
生活的度过方式有很多种,过去的我总觉得自己除了写作和文字之外再无长处,但实际上我只是因为孤独和偏执而忽略了很多东西,从而禁锢了自我。
如今想来,生活是无法没有孤独的。孤独的时候,写作与文字,根本无关乎喜欢与擅长,它们是一种度过生活的方式,只需两字,随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