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我拉着沉重的行李,经过了所谓“人生转折点”之一的考试,终于暂停在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父母口中的大学生活。
还记得刚到这儿的第一天,天很阴,住进了提前订好的酒店,接着与父亲和大伯在附近转了转。我打量着这个城市,南方湿润的空气与北方的干燥不同,我开始焦虑不安,来自各个方面的。
第二天坐上了校车,记忆犹新,那天肚子痛,行李重。我所在的校区,离城区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一路上我几乎是闭着眼的,腹痛可能是主要原因,更多的,可能是不能接受即将到来的离别。
等待占据了前几天的生活,等待买被褥,等待报道,等待交学费,等待取军训服,等待说再见,等待宿舍生活的开始。
新生活如约而至,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走在路上会被学姐学长拦住,试图说服我进入学生会,进入社团。我站在那里,听他们说着,呆呆的点头,呆呆的在申请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看到他们如履重负的表情,我竟然会觉得自己的到来说不定给他们一点希望。然而我错了,面试都被放在了午休时间,军训的疲惫让我不愿再跑东跑西,我拒绝了询问面试的所有电话。当军训完听说学生会成员满了的时候才明白,我也许是那一点希望,可是还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一点希望”存在。
军训的话,并没有太特别的经历。雨一直在下,训练从未停过。中秋节那天,给母亲通了电话,说着说着竟哭了起来,第一次哭着告诉她,我想你,也想家。她说,我们发月饼了,我把好吃的味道都给你留着呢。
也许母亲跟我有一样的体会,一家人,分隔在三个地方,说不想家都是假的。
以后慢慢写吧,若有幸被您阅读,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