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聪明一世的老袁,也有糊涂一时的时候。
当老袁将注意力重新转向对政体的思考时,他的身旁已经汇集了一群政治投机分子。
1915年中日条约墨迹未干,关于共和与国情的议论正在酝酿之时。老袁多年的心腹智囊杨度率先开唱,他拉着一帮好友齐唱“君主好”,顺势叩首便拜,唬得老袁直接愣住了。
杨度是吃错药了吗?当然不是,只不过他有自己的打算。多年来,杨度鞍前马后为老袁的仕途奔波劳累,可就是在民国这一环上他掉了链子。结果老袁当上了大总统,昔日一起吹牛拍马屁的段祺瑞他们一个个成了民国大员,可他自己呢?却还是见不得光,这心里怎么能是滋味呢?没办法,只能等机会。
当了多年的心腹,他对老上司的心思还是非常了解,看着老袁左右掂量拿不定主意,杨度知道自己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这一次他决定要做改朝换代的元勋,不做烦人的兔子。
恰巧老袁的大公子袁克定这个时候也蹦出来了。这位公子哥自幼常伴老袁身边,甚是得宠。昔日清廷时期,老袁便为他谋得一官半职。可如今民国了,老袁成了一哥,却好像突然忘记了他这个儿子,这让袁克定很不爽。
按说自己也已过而立之年,想想看老爹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是朝鲜的太上皇了,可自己呢?不升反降,完全是草民一个,充其量也只是别人眼中的“一哥之子”而已。也真是的,即便为了避免落人口实不能进入中央内阁,那外放到地方历练历练总可以吧,可惜老袁总是打哈哈。后来还是在自己坚持下,勉强混了个开滦矿务总局督办的闲差。
这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袁克定越想越生气。照这行情,根本看不到希望,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不行,要搏一搏,或许奥拓可以变奥迪呢!民国下,老袁不能指定继承人,如果帝制,那你总得立太子吧。这位公子哥似乎找到了方向。
两个不得志的人就这么走到了一起,彼此一聊,不免有相见恨晚之意。很快他们俩就拉来一帮助理敲定了剧本,作为大公子的袁克定当仁不让成为总指挥兼第一现场导演,杨度也识趣的接下副总指挥兼外围导演的重任。眼看一切准备妥当,大戏即将开演了。
这边杨度亲自下盘,负责舆论宣导和媒体造势以及外部公关;那边袁克定也不甘落后,主动负责老袁的起居生活,每天记录下老袁的细微变化。待到晚上两人再碰个面喝上几盅顺便合计下一步,临了,也共同畅想美好未来,这日子过得好不充实。
如果仅仅是这两位也可能翻不起太大的浪。更让老袁心动的是那一波赛一波的群众呼声。看着这雪花般的请愿书,字里行间都溢出满满的爱,老袁都不好意思再推辞,这要是不顺应民意似乎天理难容。
而最终让老袁下定决心试一试的是来自全国各省督军均签字的劝进书。这之中不仅有自己的嫡系,连阎锡山、蔡锷这种地头蛇也赫然在列。看看言辞之诚恳,态度之坚决,一点不次于烧黄纸拜把子的誓约。
老袁很感动,这么多人都支持,看来自己更改政体的想法还是很符合大家的期望,天命所归,如果还是推辞,恐怕只能让大家失望。他决心已下。
只不过老袁错了,他所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这群投机分子希望他接触到的。而他手下的那些个督军老爷们又有几人是真心想跪拜呢?这刚刚把下跪的老毛病改掉,站着总比跪着舒服吧,为什么还想回到从前呢?除非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