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读懂一本书《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的本质谈的是数学学科里的所谓“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凡系统必有结构,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根据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互为因果的反馈特点,从系统内部结构来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而不是用外部的干扰或随机事件来说明系统的行为性质。刘润在《商业洞察力》中将此系统演化成一套可以运用于管理学中的思维框架。

        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说由一个一个要素组成,用系统动力学来看万事万物,都可以抽象为要素及其连接关系。有四大基本连接关系: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


        举个例子,一个人擅长处理人际纠纷,结果有更多的人找他来处理人际纠纷,这是一条因果链,会处理人际纠纷是因,吸引更多人来处理人际纠纷是果。反过来也成立,一个人处理了更多的人际纠纷,积累了更多经验,从而更擅长处理人际纠纷。所以这个链条也是一个增强回路,因增强果,果反过来增强因,一圈一圈循环增强。

        商店卖的产品越有创意,吸引前来购买的买家越多,购买者越多,商店利润越高,可以去引进更多有创意的产品,促进增强回路圈圈循环增强。

什么是飞轮

        《飞轮效应》一书重点讲的就是增强回路在企业、组织及个体上的运用。书中引用亚马逊飞轮的转动逻辑:以更低的价格带来更多的顾客访问量,更多的访问量能带来更多的销售量,同时也能吸引更多需要支付佣金的第三方卖家。这就使亚马逊能够将物流中心和服务器固定成本分摊给第三方,从而确保自身获得更多收益。同时,更高收益则使其能够进一步降低价格,循环往复。这样的过程就像飞轮,飞轮中的每个部分都会带你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部分,从而让飞轮不停地转动,循环往复。千万不要低估卓越飞轮的力量,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够提供令企业持续增长的动力。


如何构建飞轮

        书中也简要阐述了飞轮的构建步骤,首先要对比取得的成功、创举和失败的举措、产品,从得出的经验和教训中发现组成飞轮的构件;利用发现的4-6个构件(避免飞轮过于复杂,构件不要超过6个)草拟出一个飞轮,并解释清楚这个闭环飞轮是如何自驱加速的;用成功清单和失败清单来检验飞轮;最后用刺猬理论(三环理论:你对什么充满热情,你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来检验飞轮。

飞轮效应的企业应用

        比如Giro头盔的飞轮是:创造伟大的产品,让明星运动员使用它们,激励业余爱好者模仿它们的偶像,吸引大众消费者,随着越来越多的运动者使用这个产品,就可以建立品牌影响力。公司则可以将高定价产生的利润和渠道节省的费用用于生产明星运动员想要的下一代优秀产品。

飞轮效应的社会组织应用

        飞轮不止应用在商业领域,书中还给出一个非常棒的关于小学校长在学校品牌建设中应用飞轮效应的案例。古斯塔夫森就任校长时,学校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达到规定的识字水平,小学也成为堪萨斯州第一家被评为不合格的公立学校。作为校长,他还要应对学生转学、调剂造成的高流动率和高达35%的教师流失率。

        古斯塔夫森后来回忆她在阅读《从优秀到卓越(社会机构版)》时,获得的启发,有如醍醐灌顶。如果你能驱动每个人都去转动飞轮,齐心协力,那么飞轮就可以自行转动了。

        所以她建立了如下的飞轮,致力于去寻找哪怕不那么有经验但富有激情的老师,只要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执着的热情,就能够被培养成优秀的老师。而建立协作共进的团队,就是让每位老师都有一位经验丰富、能够代表学校文化的老师来带领,通过每周的协作共进会议的观点共享、互相点评来打造更有活力的团队。对成绩不太优秀的孩子设置目标并建立有针对性的提升计划,也会不断优化现有的提升计划。

        可以看出来,古斯塔夫森对于飞轮的每一项都精心的思考与设计,最终驱动了飞轮的高速运转,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几年后学生识字水平达到99%,学校声誉也不断提高,源源不断地吸引充满激情的老师加入。

        我们应该对飞轮每个构件的表现进行1~10分的评分,如果有一个构件只得了3分,那么整个飞轮转动的效果就是3分,典型的木桶短板原理。若要让飞轮加速转动,就必须将这一构件的得分提高。

当飞轮不奏效了

        当然,飞轮并不一定总是奏效。飞轮减速或者不再转动的原因,一是虽然飞轮拥有良好的基础,但是人们并未能将飞轮的方向和理念执行下去,或者没有对飞轮各个构件及时进行升级,使得飞轮最终失去了活动。二是早期的飞轮逻辑不再符合现实情况,必须对飞轮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诊断,必要的话要对飞轮进行彻底的改变。研究告诉我们,市场大赢家都是将飞轮从十圈推到了上亿圈,而不是只推动了10圈就开始寻找新飞轮的公司。无论你是坚决地要退出还是孜孜不倦的优化,永远都不要忽视你的飞轮,每一圈都要创新和固守。

        迭代与完善对应的就是持续创新,持续创新并不意味着要将过去的飞轮完全舍弃,要理解深层次逻辑,不能随意放弃一个可持续、可更新、可延展的有效飞轮。

飞轮效应的延展

        许多卓越公司经常会在某个特定的商业领域崭露头角,紧接着就会从运营一项业务转动一个飞轮,再到成功的领域里转动飞轮,通过投出一个子弹取得了成功后再发射炮弹,不断构建必要的飞轮。每家大型企业最后都会有许多子飞轮,在主飞轮附近转动,他们各有不同,但达到共同驱动整体飞轮的转动。

幽檀思考:

        每个人也可以利用飞轮原理来设计驱动自己转动的飞轮。或许我们小瞧了精准构建一个飞轮对于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太多人对自我还不够了解,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优点、缺点和自己内在的需要。也许某一天,当我们内在的飞轮清晰浮现,自我的动力系统也完善起来,我们将有更多精力投注在优势领域,打造出个人品牌和影响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