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一个朋友:你觉得检验友谊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他说:俩人在一起没那么客套吧。
我重复:最高标准。
他说:很久不联系,突然打电话管我借几万块钱,我也会借给他。
我默认,想起了我的一个满足这种标准的朋友。想想,也有几个月没联系了,便给他发了条微信,关心一下死活。
你知道吗,我有好几万块钱在他那儿放着呢。要是我管他要的时候他耍赖不给我,我就骂他一句臭XX,然后依然当他是最好的朋友。
好吧,这标准太苛刻了。这个世界,谈钱伤感情,谈感情又伤钱。
放宽一点标准,我以为,俩人一起吃饭,一直不说话也不尴尬,就算是很好的朋友了;
我没钱,但我也愿意请你吃饭,这种朋友也不太多;
我做了错的决定,你不顾面子,直言相劝,也算是难得的朋友。
圣人怎么说的来着?友直友谅友多闻。
后来我发现,那些经不起最高规格友谊检验的朋友,也未必不是真心相交的人。我视你为友,有好事会想着你,但不代表我愿意冒着跟老婆闹翻的风险把家底都借给你。
帮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朋友,也不一定是在真心帮你,全力帮你。
不帮你的人,不一定是想对你坐视不理,也许是你的优先级没有那么高,也许是因为某些原因,他必须舍弃你。
古龙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为了让自己活下去,通常能够忍受很大的痛苦;可若是为了让别人活下去而忍受,就不那么容易了。
太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或者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直接。
性命相交的好朋友不易得,得了就是一辈子。得不到也不必怨天尤人,这个世界,本该一切靠自己。
话说回来,友情,无需检验。需要你检验才安心的,一定只是“关系”,而不是“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