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25年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刷新了中国电影百亿票房的记录,饺子导演用光影演绎了一个传奇,为东方神话铸就了自信的光芒,中国文化在海外也表现出强劲的力量,世界见证了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我们三个“中年美少女”也趁着周末时光,去领略这部电影的独特魅力。
“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山”,真相总是被忽略,公正总是在迟来的路上。
只因为他们是妖,就被所谓的“金仙”歧视,妖的生命,在神仙眼中犹如草芥。
就因为生而为妖,申公豹纵有才华横溢,纵有对世界的一片赤诚,难逃被排挤、被利用的悲催命运;土拨鼠从未伤害过谁,难吃到吐的南瓜粥,它们喝得津津有味,喝到忘我之境,却被南极仙翁以“考核”哪吒为名,被“除妖队”无情围剿;申公豹的父亲气宇轩昂、一身正气,对众多小妖一视同仁,对无所不能的“金仙”、对神秘莫测的玉虚宫,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因身而为妖,对上仙们虽一再退让、客气有礼、卑微到极致,也难逃束手就擒,受万箭穿心之痛;石矶娘娘本是一枚普通的石头,她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独美”,是个有一些“容貌焦虑”,但却不内耗的“宅女”,整日里不过是喜欢揽镜自顾,却因为有了几分修为,便祸从天降,被击碎、被捶打,虽豁达、乐观,指望化身“小石块儿”,依然可以“青山不老”,最后却无法攀住光明的藤蔓,难逃被囚禁、被炼化成丹药的命运。
哪吒身为“魔童”,在成长与反抗中,一直不明白命运为什么如此不公?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是他对所谓规则的质疑,他不惜将刚刚建立起来的“肉身”破碎,也要以血肉之躯迎战以“南极仙翁”为首的强权。
他的肉身虽毁,却有着打不垮的桀骜灵魂,这不仅是对命运的抗争,更是对世界的挑战,如同一颗星星之火,点燃观众心中尚未冷却的热血。
他打破“穿心咒”,不仅心脏破碎,从头到脚,甚至头发都成了碎片;他重塑自我,额头上的“魔丸”印记告诉观众:他虽然被涂抹上了英雄的“颜料”,但他还是他,还是那个保存着本真姿态的少年。
善恶之念只存在心中,是非之分仅系于观念之中,有的人从不为恶,却被世间误解;所谓的神仙不过是伪善。他们盘根错节、互相勾连,甚至不过是隐了真实面目的“禽兽”,却满嘴仁义道德,装扮成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打着“教化”的旗号,设计屠杀陈塘关的无辜百姓,嫁祸龙族,阴险狡诈到让观众觉得不寒而栗,什么叫“好人”?什么是“邪恶”,出身和地位又能说明什么?
越来越多的所谓“妖”开始觉醒,灭顶之灾来临之际,意识到善恶不能以物种来定义。申公豹虽然为了心中的那份执著,曾经作过南极仙翁的帮凶,但却因为李靖的善意,为百姓们筹集药材;海夜叉是妖,却从未危害人间,李靖选择给他生存的机会;龙族虽是妖,千百年来为天庭镇压妖兽,却被强权者以“莫须有”的罪名,不惜利用“反间计”,企图镇压,甚至试图炼化;海底炼狱中的妖兽,也并非十恶不赦,它们只是被成见和规则束缚在“炼狱”之中。
妖魔不在血液中,而是在歧视者的目光里,在抱有成见的人心中。哪吒说:“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无路可走,我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世界”。
当他用身躯扛起责任,所有的误会、误解化作无声的信任。包容不是一味施舍,不是没有来由的慈悲,而是在看清这个世界后,依然心存敬畏与热爱。如果说偏见是一个紧闭的炉鼎,那么,包容和谅解,就是打开这炉鼎的一束光,一份无坚不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