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怎么了?
35岁,
我不只一次感受到生命中有股向下的力量拉着自己往下坠,同时我对这些细微的发生又有着清晰的觉知,而头顶又有个声音提醒我,“不能坠落下去,要向上生长”,这个声音引领着我向上生长,渴望冲出现实的困难与虚空的黑暗……
我试图通过外出学习,参加工作坊,或阅读一些有关生命的书籍来找寻生命之光的突破口,而所有路径都指向一个方向——向内求,解决一切问题与困惑的钥匙在自己这里!
最近再次翻开《究竟为何在人世》,想一窥生命的究竟,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书中的许多文段都在我的内心得到呼应:
「我感觉现在似乎需要重新思考一切。」
「当接近35岁,我们正经历着一生中入世最深刻的时刻。我们已经完全来到这尘世,物质生活的重量和拉扯会非常强大,尤其是在这物欲横流的文化中。35岁,同样也是一个转折点,原来引领我们物质身体生长的建构力量逐渐开始撤离。我们会从内在开始思索,在自己所知的世界之外,生命还会有什么,或者超越俗世的“自我”的需求之外,或许还有什么正在召唤。」
35岁,
我感受到的两股向上和向下的力量,在书中找到印证。
物质身体上,开始熬不起夜,同时也接受着尘世中物质生活的重量与拉扯。
内在精神上,开始重新思考一些问题,甚至推翻以前的认知,试图探索生命真正的召唤是什么。
带着生活有形无形的沉重感与内在的困惑与问题,我一度陷入迷茫,迟疑于眼前的路,也看不清前面的方向……
仿佛陷入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黑夜里……
一如书中引用的诗《我们周围的黑暗非常之深》,跨越时空的诗,仿佛也倾诉出我的状态与心情!
「别人创造的模式可能会盛行于世界,跟随错误的神回家,我们或许会错过自己的守护星。」
「醒人者自醒极其重要」,与「自觉·觉他」、「明明德」相应,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提醒。
我的「自醒」开始于重新思考、推翻原有的认知、不再迷信权威及权威人士,我不再那么在乎「别人的眼光与评判」,我像9-10岁的孩子,正在逐渐重新形成一个「我」。
书中的话语也写出了我的心路历程: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化的边缘,前方的路是透过我们的个体觉醒和努力——超越他人给出的模式,逐渐了解“我是怎样的人”以及“你是怎样的人”。然而,也存在一种清晰的驱动力,想要用新的方式与他人一起合作,“以免我们共同生活的队列迷失于黑暗中”。」
这个过程,会觉得有些孤独,但同时又能感觉到自己置身于一股洪流中,而我只是洪流中的一员而已。
What is most personal is also most general.——Maslow
马斯洛说:“越是个人的,就越是普遍的。”
那我记录下自己在35岁这个转折点的心路历程与成长探索就变得有意义了。
尤其我所摘书中的文字,更是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注:全文较长,越3000+字,原文请搜GZH「晓畅梦想开始的地方」可见。
本文系作者原创,若需转载!请留言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