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两节内容,是王阳明对学生发问“知识不长进”和“看书不明白”怎么办的回答。王阳明强调要抓住其中的“本原”。
031原文: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032原文: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031使用了如同道家思想的婴儿比喻。婴儿诞生于母体时并无任何知识,但是先天精气充足,于是渐渐什么都能学会,成为正常人。这其中既强调先天的“本原”,又强调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只是许多人并不明白,以为圣人都是一步成功。
032对比了专注于“文义”却“无得”的学问方式,和专注于自身“心体”的“道”。
两段都强调了在表面的文字知识之外,学问有一个“本原”所在。结合之前段落,我们可以比较轻易地知道这个“本原”在于“心”的层面,在心的修养与天理的过程。而这个修养心灵的过程,本身并非具体的知识,因此需要在于行为和具体知识的相互印证之中,一步一步地实现。按照禅宗的风格,一朝顿悟则完全开悟,但此处的心性并非如此,恰恰是因为心性与实际的功夫不同,它反而无法一蹴而就,要与具体的功夫相互搀扶前进。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提到修养心灵,首要是“存念”,在意识层面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但除此之外,是否这里蕴含了心性修养的其他特征呢?在此稍做猜想。
1 “心体”是否与“道”相同?王阳明始终强调心与天理相同。但这里又蕴含一个语言上的习惯,如果忽视了,或许会沉溺于字面意思而缺乏全面的理解。王阳明强调两者“无二”,但始终不愿意就用一个概念指称两者,说明在基本的意义上,两者并不能相同。正如“知行合一”主张中,强调知行合一,恰恰是因为知行并非是一样的功夫。在语言之中,我们习惯“舍有余而言不足”,那些不被人知道的信息,我们希望传达,而那些人尽皆知的常识,往往不被提及。因此脱离语境后,外人可能认为语言中提及的才是常识,没提及的是错误。就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看似是在强调老师等于父亲,但它是建立在“老师并非父亲”的前提上的。如果真顺从字面意思,以为字面上的“为父”,则会闹出笑话。一句话,究竟是在“言不足”还是在“言有余”是需要注意的。这里强调心体即是道,应当是“言不足”。所以,心体与道并不相同。
我们习惯认为,天理或道是唯一的。那么贴近道的心体是否也是一样的呢?君子、贤人针对特定情形,一定是反应一样么?如果这样,在读书时关注一种“唯一”的真理就是应当提倡的,但王阳明在此显然反对这种照本宣科的字面“穿求”。或许这里的“心体”与道的关系,并非地下天上遥相呼应的关系,而是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殊途同归关系。各人有各人的心体,而非人人共享同一个天理。
2 “心体”成就的特征。结合032,“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事情想不清楚,做不下去时,就问问自己,便可得到答案。并非询问天理、阅读典籍或请教老师。前文提到“持志如心痛”时,提到“心志”能够作为真正的“心志”而不仅仅是一个字面上的概念,需要有“不可避免性”。也就是突出一个真心实意,发自内心地认同和坚持。这应当就是“心体”的第一个特征。由于遇到困难问的是自己,给出解答的也必然是自己,因此不会有什么“不信服”或是“不理解”的隔阂在其中。自己选的道路,做的解释,往往最容易坚持。
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个“不可避免性”或是真心实意,需要有“可持续”的能力作为保证。不然一时兴起的莽撞和幻想也是真心实意,却明显不值得坚持。“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这里的“体当”,表示适当,恰当,放在自己的内心和行为方面,就是代表完全地自我说服,包括心理上和行为上都可持续。用《论语》中的话,无非也就是一个“一以贯之”,只不过孔子以“忠恕”为贯彻原则,但不同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重在“一贯”。
在此,心性修炼为“内心体当”的过程更加具体,不再需要体悟虚无缥缈的天道天理,而是在自身的感受和实践中找到“一以贯之”的方式则可。当然,这主要是一些发散联想,并非一定是王阳明诉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