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第五章,大脑的弥天大谎: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咋看题目,似乎很好理解。读了7页,如云里雾里。返读一遍,似懂非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章首先讲了1953年来自蒙特利尔市麦吉尔大学的两名年轻科学家詹姆斯.奥尔兹和彼得.米尔纳试着研究一只令人困惑的小白鼠。
奥尔兹和米尔纳研究发现小白鼠大脑里的‘快感’中心后,他们便开始证明,刺激这快区域会带来多大的快感。首先,他们让小白鼠禁食24小时,然后把它放在一根短管的中间,管道两头都有食物。通常情况下,小白鼠会跑到管道一头然后咯吱咯吱地吃东西。但如果小白鼠在这之前受到了电击,它便会呆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和一份有保证的食物奖励比起来,它更愿意等待可能出现的另一次电击。
科学家还做了测试,如果有可能的话,小白鼠是否会自己寻求电击。测试证明,它们会这样做,直到力竭而亡。
奥尔兹和米尔纳的老鼠真是因为感觉太好而不愿意停下来,最终导致力竭而亡的吗?如果说,受刺激的大脑区域奖励给它们的不是极大的快感,而仅仅是承诺它们会有快感呢?
这似乎有点误把渴望当幸福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