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烟卡这种几十年前的卡牌游戏,现在居然这么“吓人”?
近段时间,一款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少儿游戏—打烟牌,再次在小学生群体中风靡,许多小学生为了收集烟卡,不惜去翻垃圾桶,甚至是花重金购买。
该现象通过媒体发酵,愈演愈烈的,引起了学校和家长关注和担忧;有媒体称小学生沉迷烟牌的现象需要警惕,还有媒体评论称要让孩子远离烟牌,某些地方教育局更是明令禁止烟牌入校。
烟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是由硬壳烟盒的盖子,撕下来折叠而成的小卡牌;玩的时候,双方兑出同等"稀有价值"的烟卡,把烟卡叠放置于地上,用石头 剪刀 布,分出先后手,按照约定好的不同规矩,各凭本事,用手掌拍地、或者拍空气,把烟卡吹翻,就可以赢得对方的卡牌。
广西一所小学的班主任张俪发现,从这个学期开始,不少孩子迷上了拍“烟卡”游戏。下课时、放学后,教室后门、操场跑道甚至马路两旁,三五成群的孩子掏出花花绿绿的“烟卡”,蹲坐或趴在地上,竞相出牌。
一些孩子玩“烟卡”,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广东省河源市一小学老师刘源(化名)察觉到,有的学生上课都在偷偷叠“烟卡”,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回味拍“烟卡”游戏,揣摩怎样胜算更大。对此,刘源会以扰乱课堂纪律为由没收他们的“烟卡”,扔进垃圾桶,“但他们会趁我离开教室时,去垃圾桶捡回来继续玩。”
让张俪担忧的是,一些孩子玩“烟卡”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有的学生上课时会偷偷拍卡“练手法”;或者把卡放在文具盒里悄悄“欣赏”;还有的交换“烟卡”时,与同学发生口角、打架。
尤其值得警醒的是,在一些学生中间,拍“烟卡”已脱离游戏层面,正在升级为“赌博”。大家先押注,输的同学要把相应数量“烟卡”给赢的一方,也可以直接给现金或其他物品。
对此,有人认为,这就是自己小时候拍纸青蛙的“变种”,玩这些总比“泡网吧、打游戏”强得多,过段时间小孩玩腻了,也就过了。,孩子们有自己的交往方式,只要立好规矩,比如:不买卖“烟卡”、不吸烟,自己作为家长并不反对。
深圳这边学校是不允许带玩具到学校的,在学校玩这些东西的概率极低。放学了、放假了,出去玩一下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在我们小时候玩的“打弹珠”“丢沙包”“抓石子”,就连口碑较好的“跳皮筋”,该沉迷的一样沉迷,其实,家长和学校好好引导一下,孩子大一点也就不再玩了。
由于烟卡跟烟挂钩,让不少家长担心,担心孩子过早接触到烟,引发不良的习惯和后果;
和烟挂钩,也让一些不良商家起了贪婪之心,收集烟卡是认商标的,一个小小的纸片,印上各种各样的烟盒商标,就能卖到几块钱一张,几十块钱一张,淘0宝,拼0多0多,各种平台,都是琳琅满目的烟卡。
手机平台,学生还不是容易接触倒,校门口的店家,才是最可恨的,一个烟壳子,明码标价摆在柜台卖,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把一个收集烟卡的游戏,变成了敛财的手段;这些在校门口的商店,才是学校、家长、管理者们,应该重点关心的地方。天天说,学生压力大,萝卜刀有罪,烟卡也有罪,难道“专家”“点评”们,心里没点数?什么都是孩子的错?
当年弹珠风靡在世的时候,有学校禁止带弹珠入校吗?有媒体对学生沉迷打弹珠表示担忧吗?会有人列举打弹珠的几大害处吗?
归根结底,这些只是童年游戏的一种,打弹珠也好,打烟牌也罢,年少时的痴迷,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会发生变化。到了初中、高中,成了青少年,还有人去打烟卡吗?弄不好还会被人嘲笑。
任何一种游戏,如果到了过度沉迷的阶段,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所谓的危害。
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对打烟牌那么敏感,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们,需要做的是正确引导,防止学生过度沉迷,比如:什么时间可以玩,不卫生的烟壳不能捡,有安全隐患的地方不能去等等。
有些校方一禁了之,看起来是很重视,其实是完全不负责的表现,烟牌不能打了,难道就没有其他游戏再出现吗?
湖南省浏阳市某小学校长致家长的一封信,其内容是针对打烟牌游戏禁止或保留的讨论,校长对游戏的理解令人眼前一亮,同时也令人深思。
该校长反对一禁了之,他亲身参与后发现,打烟牌可以让小学生学会遵守规则、竞争合作、人际交往、统筹分析、资源利用等能力。而这些恰恰又是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他鼓励家长们尝试一下陪孩子们打烟牌后,再做出评价,同时也鼓励小学生参与是否禁止的话题讨论。遗憾的是,能像校长一样理性思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总而言之,打烟牌只是一个当下流行的儿童游戏,它可以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朋友,开开心心的玩在一起,并保留一份珍贵的童年回忆。学校有义务提醒关注,家长更是孩子身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解孩子们的动向,并做出积极引导,遏制不良倾向,立规矩、防沉迷,或许是应对一波又一波“流行趋势”的不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