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则新闻:某中专学校服装设计专业17岁女生获得数学竞赛初选名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人们普遍解读这是人才被埋没于技术。
这件事引起我对天赋的思考。确实有极少数人有天赋。但更多是一些天资不错的人,加以高强度与长时间训练,也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有所得,就有所失,某一方面强的代价就是其它方面弱。
昨天老婆看完《金锁记》,她感叹作者(张爱玲)23岁就能写出这篇文章,就对人性理解得如此透彻。
将这两个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豁然开朗。
应当存在极个别有天赋的人,由于我没有,身边也没有遇到过这类人,我对他们不甚了解。天资聪颖的人比例不高,但是绝对数量不少,可以通过长时间高强度刻意训练,表现接近于有天赋的人。只是所有事情有收获,也有代价,比如无瑕关注焦点以外的事物。
如果青春期全部身心都投入学习,没有发展心智。而青春期后,认知固化,这就是为什么有个别人心智停留在青少年。
严格控制精神,极度内耗精力的环境中成长的人,很难健康成长。远离消耗你的人。
如果能够在后来意识到问题,不断提升,可以改变,可以成长。意识到的问题往往不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往往是没有被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