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我们在社会关系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譬如某人做人的态度非常坏,而我们看得清楚,那么自己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过错,假如有,就改过来,假如没有,就更加勉励。所以看看人家的过错,可以引发仁的修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一个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晨得了道,晚上死了都合算,人生就是怕不闻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儒家那个“道”,就是说以出世离尘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业。
- 一个人如果志于这个道,而讨厌物质环境艰苦的话,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换句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这是讲仁的修养条件,一个大政治家处理国家的事情,没有自己固执的成见。
- “无适也”是说并不希望自己一定要发多大的财,做多大的官。“无莫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 那么应该走哪一条路呢?“义之与比”,只问应不应该做,为道德应该做的就做了,不应该做就不做,以义做比对。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古时的土地,相当现代的财富。
- 君子的思想中心在道德,违反道德的事不干,小人则不管道德不道德,有钱就是好的,小人想念的都是财富、利益。
- 君子最怕的事,是自己违反德性,其次怕做犯法的事情。法律和门锁一样,防君子不防小人,小偷真正要偷,锁是没有办法的。真要犯法的人,很多是精通法律的,不精通法律的不敢犯法。因此君子是怀畏刑法,小人只是怀思福惠,处处讲利害,只要有好处就干了。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 一个人基于利害而做人做事,最后招来的是怨怼;对于朋友,若是以利害相交,要当心,这种利害的结合,不会有好结果,最后还是怨恨以终。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孔子在这里感叹,能以礼让为国的人哪里有呢?不以礼让为国,用争夺来的,或用手段骗来的,那么文化的精神就不要谈了。
- 在《史记》中,《伯夷叔齐列传》,讲到礼让。司马迁同时讲到,上古中国文化,以礼让为国,但告诉我们,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说句“你还不错,由你来做”这样简单,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都经过“典职数十年”,叫他跟着做事做了几十年,做部长,又做行政院长,都做了。考察他,认为他实在行了,然后才让位给他。“传天下若斯之难也”,中国文化公天下个个让位的过程,是这样不容易——德业的建立,需要经过这样长久的考察。他说从此以后没有了,不是你拉过来,就是他抢过去。他说得很明白,因此他说从此以后就有问题了。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这个“立”,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自己站得起来的立。不怕没有禄位,也可以说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养。同时也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同《学而》篇最后的结论,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