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写作谈:孵化与打破——业余读写者的生长力培育(七)(2025.9.19)

(笔者注:此为在简书平台“一柳繁花群” 和简友们交流读书和写作时发言的整理稿。)     

三、现代诗写作——提炼意象与凝聚情感的结晶

        现代诗具有形式自由(打破格律束缚,句式分行自由),想象力丰富,思维跳跃性强的特征(比如诗人北岛的《宣告》中有这样的表达:“从星星的弹孔中将流出血红的黎明”——“星星”如何成了“弹孔”?“黎明”为何是“血红”的?这是一种高度凝练和跳跃的隐喻,将牺牲与希望强烈地结合在一起),侧重内在和主观的表达,多用意象(不直接说出情感,而是通过创造一个或一组具体的形象来让读者感知,比如:“我是一匹狼/在荒原上嘶嚎”。“狼”和“荒原”就是意象)、象征(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一个具体的事物代表一种抽象的观念或情感,例如艾略特《荒原》中的“荒原”,并不仅仅指一片土地,它象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文明精神的枯竭与混乱)作为表现手法,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学形式之一。

      然而,现代诗歌也是比较小众的,加之其自由度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导致作品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常被人们诟病。现代诗歌在简书中也没有代表性的展示平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我个人认为,在现在这样一个被算法和技术异化了的时代,在一个高强度、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在一个喧嚣的、功利性的、人际疏离的时代,现代诗歌以其“短平快”的灵活性,其深刻性并不缺席。相反,它可能为我们提供深度时间和空间,让我们在忙碌中慢下来,通过凝练意象和隐喻,恢复语言的重量和温度,让我们重新和语言本身的美与力量建立链接,寻找和外部世界的共鸣和共情。

      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多读一读现代诗歌,重要的是去感受它营造的氛围、情绪和意象之美。就像听一首纯音乐,你未必能说出它的具体故事,但却能被它的旋律深深地打动。如果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不仅可以随手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也作为一种保持写作手感和写作持续性的练习方式。

        关于现代诗歌的写作,建议如下:

      1. 从模仿开始,找一位自己喜欢的现代诗人(如闻一多、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艾青;北岛,舒婷,顾城、海子;余秀华、张二棍、牛庆国、郭晓琪;辛波斯卡等),反复诵读,甚至可以模仿他的语气,拆解和分析其意象使用方式。

        2. 捕捉瞬间灵感:诗往往是“灵感”的产物。一个突如其来的比喻、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都可以成为一首诗的种子。我的现代诗《蛙》的写作,缘自于在单位餐厅吃饭时,被装饰橱窗的三只可爱小青蛙的萌态所吸引,从而联想到人的生活状态,触发了灵感,写下了这首诗。现节选其中一节,供大家参考。


一只蛙双臂环抱

歪着脑袋在思考

鼓起的双眼

略微嘲讽式的神情

望着来来往往的唇齿

在饥不择食,或者

饱食终日

     

      3. 选择恰当意象:诗用意象说话。不要直白地抒情,而是用具体的形象(如“明月”、“麦地”、“铁轨”)来承载情感。例如,不说“我很孤独”,而说“我是一颗找不到轨道的星球”。在我的小诗《问卜》中,选择了核桃、老庄院、风雪、小松鼠等作为意象,均指向了思乡这一主题的表达。原诗如下:


一枚核桃

遗失在老庄院的

老核桃树上

和枯枝一起嶙峋


没有绿叶作伴

却有幸俯瞰和聆听

老庄院穿衣戴帽

风雪茫茫


老核桃树借着风

轻轻摇下那枚核桃

召唤雪地里蹦跳的小松鼠

将它衔进我的诗里


从此我欣喜若狂

双手抱拳

虔诚地向它

问卜故乡


      4. 凝练极致语言:每一个字、词都承受着极大的重量,力求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含义。砍掉所有不必要的副词、形容词,每一个字都要有其分量和位置。关于这一点,大家可参考我的小诗《困》的第二节中的一连串用词“飞奔,流浪,惆怅,荒凉”等,表达了逝者如斯、人生易老的困境等复杂情愫:


身躯即将坍塌

白发呼啸着飞奔而来

年少与青春终止

逝去的每个人每件事

都会带着记忆流浪

剩余的一半惆怅

另一半荒凉


        5. 建立内在节奏:现代诗歌不一定要押韵,但必须有内在的节奏感。通过断行、标点、词语的重复和长短搭配,创造跳跃性和节奏感。例如,我的诗歌《问花》的结尾,一连用三个结构对等的排比式问句,节奏密集而强烈,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度思索:


这个春天

适合不期而遇。比如

在一条沉寂的乡间小道

邂逅无数朵

金黄的油菜花


它们肆无忌惮地盛开

如此灿烂,如此热烈

又如此奔放。似乎要唤醒

每一个在喧嚣中

沉默的事物


我听到有一个声音

在悄然问询土地:

那一朵,是谁的前世

这一朵,是谁的今生

还有那一朵,又是谁的来世

     

        6. 打破常规联想:如果说情感是现代诗歌的血液,思想是其骨骼,语言是其肌肉,那么想象力就是赋予其生命的灵魂。可见,想象是现代诗歌的创造力的工具,是我们对抗这个扁平化世界的良药,往往产生出其不意的表达效果。比如不说“我很孤独”,而说“我是一颗/被世界咬剩的/果核”(洛夫)。我的诗歌《静夜思》是在晚上回宿舍的路上,看到树枝、月亮、楼头三者之间构成了一幅充满意趣的图画(原图在文末),人走景移,充满动感,由此产生了联想,写下了下面的诗句:


这是个奇特的夜晚

星光闪烁大地空阔

一些事物无声的蛰伏

而另一些事物不甘沉寂


月是这样的

它是一枚晶莹剔透的果

滚动在某根枝上

一阵微风后

有意摇而不坠


树是这样的

它们是一群调皮鬼

把月拴在树梢

从一棵树顶到另一棵树

弹冠为乐

…...


推荐阅读:

中外诗人:顾城、海子、北岛、里尔克、辛波斯卡、博尔赫斯。

理论入门:《人间词话》(王国维)、《写给大家的诗论》(帕斯)。(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