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初之气,地气迁,气廼大温,草廼早荣,民厉,温病廼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
至若太阳司天之纪,六气分应,各有证见,虽初之主气,仍是厥阴风木,而初之客气,则少阳相火也,系前在泉之地气逆迁至此。
风火和气,是以验之气,而气乃大温,验之草,而草乃早荣,验之民,而厉温之病乃作也。兼风火相搏,民之为病,多主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等证。
“二之气,大凉反至,民廼惨,草廼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廼始。”
由初之气以推二之气,主则君火,客为燥金。虽金不胜火,而司天寒水助其母气,火必郁而难发,是以大凉之气,为之反至,而民乃惨而不舒矣。草乃遇寒而枯矣,水气遂抑而郁矣。其民亦病气郁中满,而一切寒变之证,遂从此而乃始矣。
“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廼降。民病寒及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由二之气以推三之气,主则湿土,客为寒水。虽土能克水,而客与司天同气,司天之政,必随客气而遍布,是以寒气行而雨乃降,寒湿为之交淫矣。
久之,民感此气,郁积于中,遂病寒及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等证。究之寒湿皆阴邪也,阴盛阳必衰,若在不善治者,伤其阳气,助其阴气,则偏阴绝阳,鲜不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