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转换角色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有着不同的身份,比如为人子女,为人配偶,为人父母。在家庭关系中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且要习惯在角色中转换自如。
家庭中角色转换能够相对自如,是因为家人们对我们包容更多。但是在社会中呢?我们也是在各种角色中穿梭,有些好扮演,有些就不好把握分寸了,即使是在同一熟悉的领域,也会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表现。
就以在教育工作为例吧!我的第一个角色转换就是由学生变成老师,到现在我一直都清楚地记得上班第一天的心情与状态。
我上班的第一个单位是私立学校。报到第一天,也是学生报到的第一天,早上领到任务,我将担任高一班的班主任,而我唯一获得的工作信息就是一份学生名单和在学生到来前打扫教室的任务通知。
但我还是先到了办公室,上学时总觉得神秘的地方。才发现原来属于教师的空间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可就是这样,我还是兴奋地坐了一会儿,这可是老师的椅子啊!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坐学生凳听课学习的,而且每天都是一坐就十几个小时。现在,老师的椅子居然是软皮凳,还有靠背,虽有些破旧,但屁股可坐的面积比原来又大又软了,这可是新角色带给我的特殊感受!一瞬间,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终于完成了从小到大的心愿:当一名教师!而且刚参加工作就当班主任也是我的自豪,我一定要当一名好班主任,把小时候对老师的美好期待都付诸在我的行动中!
办公里没有其他人,偷着兴奋了一会儿,我就得主动作为了,到教室打扫卫生。空旷的教室里横七竖八地摆了些桌子,几把破笤帚堆在角落里。这和我想像的可有些落差。当学生时我们是劳动者,怎么当老师了,我还得劳动呢?没有想像中的学生等待教师的热闹场景,也没有想像中的万事俱备,失望中的我只得自己动手,主动清理。活不多,也不累,但心理还是不平衡,可能这就是私立学校的特点吧!学生是贵族,学校要树立服务意识!“入乡随俗”,我只能适应。后来当我在当校长后看到58岁的女班主任独自在寒风中替初三学生扫雪时,我为当年的心态羞愧过,自叹自己的境界还远远不够!
打扫完也没见一个学生的人影,说好的上午报到,人呢?人呢?我无人可问,无信息可查。就静静地在教室等待,连厕所都不敢去,生怕错过学生来报到而找不到我。
上午没人,下午也没人。虽说晚上是上课时间,可他们也太有抻头了吧!等到了四点多,我决定不做乖乖女了,爱谁谁,爱啥时来啥时来吧!
下楼的时候,与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擦肩而过,我们彼此望了一眼,就过去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我的学生,而且是我职业生涯以来的第一个学生,关于我和他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可以慢慢述说。
人生就是这样,很多事情,无论大小,初次总是让人记忆犹新。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却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细节、心情,不过此时想起又多了些许遗憾,因为我走着走着就离开了教室,离开了孩子们,多少也是违背了初心吧!
同样是当教师,我们也在不同的角色中煎熬、蜕变、成长、成熟。
当我是一名班主任的时候,和任课教师之间就有矛盾的心里。既想让孩子们取得好成绩,又怕孩子们过份亲近他们。当然,那个时候毕竟年轻,对自己不够自信。后来自己当了拼命三郎时,矛盾又出现了,想让任课教师和我一样统一路线,又理解他们在专业、能力和家庭中的各种难处。就这样在磕磕拌拌中把孩子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
也正是孩子们和同仁们的成全,让我渐渐走向领导岗位,其实学校的中层真的算不上领导,可能走进去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吧!这忽冷忽热的心呀,又开始浮想联翩。有时想得到更多的尊重与认可,有时觉得工作难度太大想重新回炉。有时想干点工作还得打领导旗号,有时想交个朋友也放不下身份度量。直到偶然间看到了名校长卢志文的一个理念:基层干部做“法家”,中层干部做“儒家”,高层领导做“道家”。我才渐渐地找到了感觉,并尝试着用自己的风格去处理各种工作关系。当这些困惑不再是困惑时,我的工作也顺手了很多。
所以我相信,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蜕变的过程,今天我们之所以感觉到难,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在角色中找准定位,或是没有让自己的能力与位置相匹配!
生活中处处有挑战,是迎难而上还是原地不动,取决于我们把自己当成谁。如果我们始终认为自己时刻都应该是主角,那么就会有吃不完的亏,上不完的当!因为社会这个大课堂会时刻给我们深刻的教训,甚至耳光!
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能变能守,方为角色适应之道!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角色转换的路上,但愿总能来去自如!
红枫叶于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