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是什么?成长礼
事件是什么?三阶段我长大了,我和刘志恒一起做练习。一个扮演孩子,一个扮演家长。我俩先临在。第一轮我先来。我抱着头坐在地上。觉得自己长大了就站起来。没有犹豫。我长大了,我可以面对自己的幸福做出选择。我可以面对自己的痛苦和失败选择。我可以为我的选择付100%的责任。我邀请你与我同在,如果你不在,我依然在这里!我重复这我的每一句话。
老师说当对方感觉到真实的时候就坐下来说说感受!
刘志恒给我的反馈:开始感觉可以,后来感觉他的身体有点麻,我说是的。开始还可以,后来我有点着急。想让自己快点长大。就有点撑着的感觉了。
我们交换角色,刘志恒坐在地上扮演小孩。他开始不愿站起来,后来站起来了,很无力。说话声音小。他跟我说是他想长大,但无从下手,平时在家都是父母不让做事。不知道怎么去做,缺少勇气。
即使反应是什么?我就这样啊!做事无力感。想去做但是没有勇气。还得撑着。
此刻身体反应是什么?心慌。堵。想躺着。不想动。
内在对话是什么?你长大了是该站起来的时候了。不能总这样下去吧!
内在感受是什么?感觉挺难得,背后没有支持。
自己内在什么情绪钩子被触动?小时候妈妈总嫌弃什么也做不好。也害怕做不好被批评,被打骂。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之就是不行。
发现自己有什么限制性信念?我做事做不好。我没能力做好。我没用。
临在后真相,我真的需要长大了,我不在是个孩子。我需要为我以后的人生做出选择。我也要为我自己的选择负责。
可调整的回应和选择是什么?我真的长大了。踏踏实实的过好当下。做好自己的事情。我要求你同在。即使你不在我也会在这里。
陈浪老师说,生活中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这些限制性信念影响我们,真实世界没有成功和失败,只有行的通和行不通。感谢同修们对我的支持。感谢您们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