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的倒影往往比我们眼见的实景美得多,同样的经历也会感觉别人讲述出来的比亲身经历更精彩。这就是经过抽象后的再还原的神奇效果吧。这个再还原虽是来源于实物,但它已经把一些影响我们感受的真实细节剔除了,留下的都是既忠于原事物的结构组成,但又比原事物的结构层次表现得更简明清晰,令人更易于感知接纳。当然,这个再还原的角度与侧重就在于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了。(2020.5.29增加此段)
怎样理解“抽象”与“还原”?以“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为例。“看山不是山”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看山还是山”就是还原的过程,而“看山是山”则是真实生活中的人、事、物。经过了抽象、还原得到的“山”可谓是“青”,而被抽象的“看山是山”则是“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创作是一个还原的过程,但还原前先得有抽象,而抽象又离不开真实的人、事、物。“看山是山”需要有观察、逻辑推理的能力,既要能观得全貌,也要能窥一斑而知全豹;“看山不是山”需要有分析归纳、提炼概括的能力,既要能发现人事物的共同点,也要能发现其不同点。“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既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但更多的是从前人或他人的知识、经验、作品中去获得。世界面前,个人是渺小的,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事半功倍。也只有“看山是山”和“看山不是山”都具备了,我们才有坚实的基础去进行好的创作。
音乐、美术、文学、表演等都是相通的,同属创作,只是创作的表现方式、侧重点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大可触类旁通。就像作家贾平凹从音乐的节奏、声调的抑扬顿挫来研究写作;小说家用美术里的白描、烘托等技法来进行人物、环境的刻画;等等。
还原的能力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因为很少有人是天生就能做到所思所想即所现,如投影拍照般重现出来。就像有人说的,一个完全不懂音乐的人,反复练习一支钢琴曲,最后也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任何一个优秀的创作者,可以是作家、音乐家、艺术家、设计师等,都必定经过了如达芬奇画鸡蛋一般的反复训练,才能够做到心到则手到,所思所想即所现。但是一个拥有卓越还原能力的人却未必是一个优秀的创作者,也有可能只是一个优秀的匠人,其区别就在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既是能力的体现,也在于量的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量不够,同样难有创作。
抽象与还原既有顺序上的关系,也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可以用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来理解,也可以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理解。学习抽象与还原,既能提高我们的创作能力,也能提高我们的学习、鉴赏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非一日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