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而火长于南,纯阳之位,阴气萌滋,此金水收藏之根本也。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脾以阴体而抱阳魂,旺则血生而神化,以血藏于肝而实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即脾土之左旋而变化者也。是以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
{求真}阳气旺盛在上但却产生自下面,水中的温气,称为阳根,阳气生长养育,于是产生木火。阳的性质是浮动,阳气一产生,便浮动而喜欢上升,这是阳气的本性,所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的生长,全依赖脾土的上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方而火长在南方,纯阳的方位,阴气开始滋生,这是金水收藏的根本。脾土不升,木火失去生长的功能,一阳沦陷,肾气灭绝消亡,那么下面冷寒而病阳虚。人们知道木火的衰败,却不知道脾土的虚弱。脾以阴体而包含阳魂,旺盛则生血而化神,因为血藏在肝但实际上产生于脾,肝血温暖上升,而转化为阳神,即脾土的左旋变化的。所以升肝脾来帮助生长,不止只是温暖肾气。这是补阳的法子。
【原文】天魂汤
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人参三钱附子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求真}天魂汤(6味)黄芽汤加桂附
甘草7克、茯苓11克、干姜11克、人参11克、附子11克、桂枝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原文】火为阳,而阳升于肝脾,脾陷而肝木不升,温气颓败,则阳无生化之原。脾陷之根,因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水寒。甘草茯苓,培土而泻湿,干姜附子,暖脾而温肾,人参桂枝,达木而扶阳。若肝血虚弱,不能生火,则用归地首乌,以培阳神之原。以火清则神发,血者,神魂之母也。夫纯阳则仙,纯阴则鬼。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后世医术乖讹,乃开滋阴之门,率以阳虚之人而投补阴之药,祸流今古,甚可恨也!
{求真}火为阳,而阳升于肝脾,脾下陷而肝木不升,温气颓败,那么阳气没有产生的根源了。脾陷的根源,起因在于土湿,土湿的原因,根原在水寒。甘草、茯苓,培固土而泻去湿,干姜、附子,暖脾而温肾,人参、桂枝,发达木气扶助阳气。如果肝血虚弱,不能生火,就用当归、地黄、首乌,以培养阳神的本原。因为火清便神发,血者,神魂的母亲。纯阳便是仙人,纯阴便是鬼。阳盛就强壮,阴盛就生病,病发于阴虚的,千百个里也就一个,病发于阳虚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后世的医术错误谬传,才开了滋阴之门,给阳虚的人投放补阴的药,祸害从古流传到今,非常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