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四十七【陈九川录】。
九川问先生,功夫只在心上明白,文义上还是不通。由此看出九川心上依然不通,如果内心通透,文义上一通百通。
先生答:“只需心领神会足矣,心上明白,自然融会贯通;如果心上不明白通达,只想弄懂文字含义,便滋生出误解。”
事情做到了,道理尽在做到中;事情做不到,道理未必是道理。需要我们在事上磨,在心上下功夫,把焦点放在行动和印证上。
一位下属官员听阳明先生讲学很久,心中难免没有疑惑,因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用功学习。
先生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凭空做学问。既然需要审理案子,就在审理案子的事儿上去做学问,这才是真正的‘格物’。”
先生继续说到:“在审理案子时不能因他人应答的无理,就生起愤怒之心;也不能因为对方讲得好听,就生起欢喜之心;更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生起惩罚之心;也不能因为对方的请求,而去听从他,更不能因为自己事物繁杂而草率断案。”
想想,人生时时事事皆修行。哪一件事不是来考验我们内心的良知,考验着我们是否有一颗去私欲,无我利他之心?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说漂亮话的人,其中不乏也有鼓励的成份,应视情况而定。正确看待他人的言论,始终让心落地,回归我是一切的根源。
在每一件事儿上仔仔细细省察克治,唯恐自己的心有丝毫不中正,做出错误的判断。在对是非没有搞清楚时,是不可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和决定的。恰恰是在遇到情况时,才是我们真正格物致知的最佳时机,切实做学问的最佳状态。
真正的修行是在我们内心恐惧时,是我们“没有时间”时,可谓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家书,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
读吕睿家书,能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改变,学习不仅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更让一位女性变得落落大方,端庄典雅。如同前几天刚学过的“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学习,坚持半年会有不同的成效,坚持一年更会发现功夫日益长进。为我们的吕睿老师觉察力提升,及时换位思考点赞。
听文秀老师点评责善。跟随文秀老师的节奏,昨天刚学习的一幕幕如过电影般在脑海中浮现:刚刚学习过的新知识,我究竟消化吸收了多少,有多少能活学活用,真正提升我的心灵品质?
感悟最深处,只是做到忙而不乱还不够,如何过度到忙中求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把这一知道落实到做到,不仅仅是悟,而是获得进步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