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精进》
作者:采铜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精读时间:2021-7-20
阅读章节:
第一章 时间之尺
副标: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个人怎么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节: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副标:如何解决远未来与近未来的冲突?
我见
✅除了在大多数时刻需要聚焦在当下之外,你也需要少量着眼未来的时刻。
一、“五年”意味着人生的一个个阶段。
为什么是五年?五年的时间通常会越过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进入“下下个阶段”。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想想五年后你会干些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
当你对五年后的自己有一个明确和具体的想象之后,便有了全力以赴做好当前之事的动力。
二、两种未来视角下的思维差异
未来可分为“远未来”和“近未来”。
远未来: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想法缺乏细节;更多考虑的是这件事情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近未来:人们更容易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主要想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样去做”
三、如何解决生活里两种未来的冲突?
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
1.让远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添加更多的细节,以增加实施的可能;
2.在近未来降低接触便利选择的可能性,并选择不断接受必要的挑战。
我思
第一节的活在“全部的现在”提到,要让自己进入“心流”,最重要的是内在的驱动力。那么如何获得这么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呢?其实是跟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关。
如果你只愿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沿着最普通最一般的人生轨迹往前走,那么你就不需要提前五年去思考。
在这一节中,作者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做五年计划,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是五年。在读的时候,我想到近期学党史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发展也是通过做五年规划来实现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例如现在就是十四五规划,也就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很惊叹党的智慧。
我们小的时候经常会说长大后要做什么做什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梦想。但由于梦想太远,以至于我们在当下不能更好地执行自己的梦想,或很容易陷入焦虑。
所以非常建议我们把梦想作为远期愿景,然后通过自己一个又一个的五年来实现我们的远期愿景。我们也会因为有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规划,会更加有抓手。
在这章中,我也认识了“远未来”和“近未来”两个词。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我们缺欠的是近未来的“怎么去做”。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日常的时间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就是对近未来没盯紧,较易选择一些替代选项。例如,晚上忙完孩子的事,觉得累了,不是想着马上睡觉,而是想着刷手机先进行所谓的放松,但刷着刷着就没有控制时间,晚睡了,并没有解决自己累的问题。
所以我们不但要做五年规划,也要做实现五年规划的具体行动计划与举措,这样更容易让我们集中精力,活在当下,找到“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