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
303-52陈乐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起清明节,大家都能想到一种美食——青团。青团又叫清明粿或者蒿粿,不仅好吃,还特别开胃。
每年清明,奶奶都会做青团给我们吃。奶奶先把采摘回来的蒿草清洗干净,并用水焯烫一下,然后挤去水分,接着用刀切成一个个小剂子。拿起一个小剂子,把它揉成一个球,再一手握团,一手用大拇指从中间进攻,把它塑造成一个碗状。接着,用勺子挖一大块馅料放进“碗”里,最后用三个手指捏紧封实。
不一会儿,一个个深绿色的可爱的青团就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时,包完青团的奶奶甩了甩手臂,长喘了一口气说:“这可真是个活儿啊,手臂都酸了。”说完,奶奶把青团放进锅里蒸,不一会儿,青团就熟了,香味四溢。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青团,哇,太美味了!嘴里塞得满满的我拿起一个青团递给奶奶说:“奶奶,您包的青团真好吃,您也吃一个吧。”奶奶接过青团,咬了一口,里面的汤汁瞬间流了出,青团的皮和汁水沾到了牙齿上。我们的牙都被染得绿绿的,可爱极了。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唠嗑着家常,一边享受着青团,空气中飘散着蒿草的清香,屋子里充满着全家人的欢声笑语,满满都是温馨。刚出炉的青团,不一会儿也就所剩无几了……
虽然青春的风有些微凉,但是吃过青团的人都会感受到无限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