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马小力问,有没有一个好的收纳方案推荐?她是问有没有一个标准收纳程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才能高效有序?
寒冰童鞋作为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将将才下狠手调整完家里的收纳。从大年初五开始,断断续续忙到年十二大功告成。
要想改变每次都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少走弯路,恐怕只有借助分享,试着总结一番,才可能不枉这番辛苦,早日成为收纳达人。
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分享一个概念:断舍离
话说收纳在日本可称得上是一门显学,专门有职业就是靠教导如何收纳的,且收入不菲。
从2013年起,在收纳界异军突起的一个概念是“断舍离”。而首提“断舍离”的山下英子,就是一位杂物管理咨询师。
断舍离的核心思想是: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成为时尚新词的“断舍离”,意思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
如今,“断舍离”已成为一种简单生活的理念。行“断舍离”最终可以做到无需收纳。
显然这是理想状态,因为国情不同,人也不同,所以需求也会不同。
比如,要多断舍离才叫断舍离?对这样的问题过分执著反而徒增烦恼。
所以应该对断舍离也要断舍离,按自己需要来才是精髓。
分析一个问题:从哪开始?
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几年时间非常折腾,不说四海为家,也去过好几个城市长住。
当时有个认识,就是只要安排妥当衣服和书,就感觉整个灵魂都安顿下来了。
直至今日,回顾收纳这件事,衣服和书仍然是整个家居的灵魂,收拾好了家居日子就能过得去了。
但随着父母搬到一起长住,加上孩子,整个状况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如果是个比较恋旧的人,则物品会更多。
所以海量的杂物演变成最大的困扰。
要在“过得去”的基础上过得好,把海量的杂物归顺成了关键的一环。
综合上述,如果要来次彻底的收纳,还是得从衣柜、书房开始。杂物则按分类集中、合并放置的原则,才能明显收效。
列举一些步骤:如何做?
不断问自己一些问题,然后作快速的取舍。有意识训练自己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作出判断越来越快。
· 空间清理
—房间摆放哪些家具?
—家具的位置是否恰当?
—物品的取用是否方便?
—哪些地方看起来杂乱?
—抽屉是否塞满了东西?
—有些角落为什么始终觉得不舒服?
【书房为例】
书房跟衣柜不同,使用舒适与否最主要不是取决于书柜,而是书桌。应该先定位书桌,怎么好用怎么来,相应地再来调整书柜和边柜。
书桌大致需要背后靠墙,周边家具左高右低为宜,光线从左前方、左上方来为宜。自然光最佳,灯具补光次之。
无意在此宣扬玄学,但的确有些要素是从心理学、人体工学总结而来,对人的精神上会发挥潜在的影响。需要加以重视,潜心体会。
· 物品筛选
按关系轴和时间轴来判断,必须要是“当下”对“我”派得上用场的物品。
其中:关系轴是以自我为轴心,甄别物品跟自己的关系,物品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
—是不是自己喜欢的?
—是不是自己必须的?
—是不是自己合适的?
进阶的关系轴考虑到了物品的素质足够好,或者特别熨帖和合适,到足以令“我”产生心动感和幸福感的程度。
—是不是品质非常好的?
—是不是品相非常好的?
—是不是用起来非常顺当的?
其中:时间轴要放在当下
—是不是当下能派上用场?
关系轴和时间轴如果错位,就会产生“别人以后或许用得着”、“我以后或许用得着”的想法,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毫无用处,虽然用不着,却一直放着不处理,糊里糊涂地产生很多滞留,这两种情况需要警觉。
至于“我过去曾经用得着”、“别人曾经用得着”的情况,常见于替自己和家人保留纪念物品,这虽然不符合“断舍离”的精神,但有选择地挑一些还是可以的。过分强迫症总归会让人感觉凉薄了些,也很难成为乔布斯,反倒容易被送进精神病院。就当也是一种需要好啦。
如果是出于某种不安全感而产生的囤货,需要训练自己抛开这个习惯。
· 分类整理
任何分类都跟打麻将差不多,一言以蔽之:合并同类项。分类、同类的这个类,以使用功能为准,相同的使用功能放一起,相近的使用功能靠近放。
【衣柜为例】
衣服的使用功能有哪些?那当然是穿呀!
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而是:
—它们是否同季节,同功能,同类型?
春秋天的衬衣都在衣柜挂着,相近颜色的在一起。这是按同季节,同功能,同类型。
羽绒服放在一起,这是按的同季节,同功能。
毛衣可能比较多,短的放一起,长的放一起,这是按同季节、同功能、同类型。
就近放置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比较之下减量,在同类型中进行优胜劣汰,而且一旦作了这样的盘存,下次就可以避免反复购买同一类型的衣物。
其它的物品同理,不要以为在家里随处甩上同类型的物品就会方便取用,还是按功能集中放置为好,不然可能会出现明明知道家里有四把开瓶器,要用的时候一把都找不到的惨剧。
具体的收纳方式可以参考逯薇的ppt,这位同济建筑学的美女,时任万科广深区域副总设计师,有多篇ppt、帖子专门讲家居收纳,其中还有站立式叠衣法,就是把每件衣服叠得小小的,可以自己直立起来。
宜家也有很多收纳工具,感兴趣都可以尝试、摸索一下。
记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书房为例】
开始讲了书房的重点不是分类整理而是书桌。但书柜也需要分类整理。整理的精度不必到图书馆那种编目的程度,大致分了一下,同类型的期刊、历史、家居装修、菜谱、教育、旅游等等。
· 冗余处置
【衣柜为例】
—没有拆开包装的衣服怎么办?
尺寸不合适的送人。只要尺寸合适,风格合适,立马拆开包装用起来。
—孩子的衣服小了怎么办?
品相好的包好送人,品相不好的也要洗好包好送出门,双手放在楼层垃圾桶旁边的地上,深深地鞠个躬。会有人来收的,千万不要脏兮兮地跟餐厨垃圾丢在一起。
—大了的衣服怎么办?
不想长成胖子就处理掉。
—小了的衣服怎么办?
不要幻想自己会长成优于现在的瘦子,处理掉。
—不够好的衣服怎么办?
相信我,你的眼光会越来越高的,你觉得不够好已经是心里有疙瘩了,不会喜欢用的,不要浪费时间跟自己不真心喜欢的事物在一起,处理掉好了。
—太好的衣服怎么办?
只要尺寸合适,是你想要的风格,不要犹豫,穿上它,半小时你就可以跟它融合到一起。要知道物品本来就是拿来提升自己的。觉得自己衬不上眼前的衣服意味着自我贬低。
【书柜为例】
—什么书应该视作冗余?
不要被铜版纸和精美包装吓退。时装杂志、电影画报、过期年度剧目、过期产品目录等都应该毫不犹豫地清理掉。
—还应该怎么办?
对并非冗余的书也不妨乐于分享。只要是好好看过的书都可以漂流出去,补一本也可,暂时不补更好,等想看的时候如果周围找不到再补。
完成了以上这些林林总总,我就不信有还有多少东西需要收拾。
当然,是否适合你还得自己亲自去尝试。剽悍一只猫说:要砍柴首先你得提着刀出门。不去做一切都是然并卵。
盘点一番:你家有没有这样?
衣柜因为早就清理过,这次不是重点。这次清理和调整的内容最终包括:
冰箱零度室发臭变质的大包猪肉、鱼肉;冷藏室整包烂掉的菜,烂掉的水果,过期的食品和药品,食品包装盒。
成筐的超轻泥作品和纸飞机,过期的《看电影》杂志,往年大剧院的演出剧目,针已经弯掉的打气筒。
清理出来两把核桃钳、两个钢卷尺、三套带刀架的刀具(其中有套全新)、四把开瓶器,五块菜板、六把饭勺,锅铲马勺饭碗若干,以及n套工具。各色各样的绳子装满了一个小收纳盒。
非常多非常多的cd,dvd碟片。
一个深藏的纸箱子里放着一双孩子的白球鞋,已经小了不能再穿。
清理出来一件藏蓝色名贵羽绒服,其中一边的肘部和袖口已经有两团黄成了枯叶色,像被腐蚀过。是老太爷很多年没舍得穿过的,最近穿过一次却把我吓了一大跳,因为效果很惊悚,像精神不正常的丐帮。配上他板刷似又硬又白的头发,以及倔强的神情,分分钟跟人打起来也是有可能的。为了安全。。。好吧我承认我有些虚荣,虽然老太爷不靠我吃饭,但我丢不起这个人。
把孩子的书柜/书架从书房搬到了客厅,方便使用。从厨房解放了一张方桌也放在客厅,方便看书。方桌白色桦木面原色楸木腿,配了白色的工作台灯。
把柚木的写字台搬进了儿童房,让孩子在四周没有太多干扰的环境下做作业。
把板式的大书桌从客厅搬到了书房,调整到背靠墙的位置。虽然遗憾自然光从右边来,但左上方有吊灯。
书房里多出来的空间添了一把按摩椅,推到一边之后仍然可以铺张地垫下围棋。
塞满了东西被扔掉的纸箱子,大大小小总共得有四十个,才过几天已经想不起来具体是些什么了。只记得都是些五花八门,匪夷所思的东西。是不是很神奇?
经过这轮清理,我的衣柜和书柜现在都空了接近三分之一。以前包包放得比较深,现在也换到了好拿的地方。顺的感觉很爽。
强调一个事实:用用用才是最大的惜福
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舍不得送?
只要这种东西并不适合,或者用起来磕磕碰碰有阻碍和不爽的感觉,就不要想丢掉这件东西很可惜,或者因为觉得还能用所以扔掉很浪费,觉得还能用也仅仅是“觉得”而已。
太多不合的东西,不扔掉就只好束之高阁,白白占用空间,收纳翻找十分耗精力。就算想起来用,要么找不到,要么已经不合用了,勉强用也是很不舒服。即便偶尔有新鲜感,已经付出了太多的成本。浪费的是时间、空间和心情。
选择越多,越难抉择。当持有的物品越少,越容易做出选择。在做“断舍离”的时候,最重要的东西会越来越清晰的浮现出来,也会变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而丢掉不舍和执著之后,会有种如沐春风、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在进行“断舍离”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选择能力,从而增长了内在的智慧。
引申出来,“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甚至可以引申到丢掉不要的感情,丢掉不舍的想法,丢掉不合时宜的悲伤,才会遇见真正能好好陪伴自己的物、事、人,从而活出更真实的自己。
简单说就是:好东西不要放起来,便宜东西不要买一堆,主角是人非物,拥有今天和现在。
关注到近来以官方名义在搞的一些主题活动,感觉还多费苦心的,用词多考究的,对仗也多工整的,比如这句:“爱物知恩,节用惜福”。
虽然具体办法里面突出了废物利用,公益环保的概念,但对个人来说,通过断舍离,实现物尽其用,才是最大的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