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有家长认为:
让孩子背一背唐诗、认认字母单词、学学加减乘除
即是学前的智力开辟了,真的是这样吗?
然而背写只是一种锻炼记忆方式。
孩子就算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你确定孩子明白那些“东东”的意思吗?
记得热播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中,村长李锐邀请钟丽缇的女儿考拉回答问题,在询问她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的时候,考拉的第一反应竟然是“画画”。
无独有偶,这是陆毅曾在微博晒出的两个女儿的画作。画工十分了得!
不敢相信竟然能画得这么好!比不了比不了...
这架势,一看就是老司机了,水墨画用墨深浅分明,下笔果断,画面干净简洁;彩铅画线条流畅、涂色细腻。又一位小才女啊!
周董周杰伦的妈妈是美术老师,
从小耳濡目染,画画水平自然不差,
纪念自己的经典专辑《范特西》发行十周年,
创作处女座版画《幻想Fantasy》。
某天,周杰伦ins发文感叹“好久没回家,当要去厕所时发现墙壁被涂鸦了,此刻我跪在地上傻眼半小时。”并配了一张女儿小周周涂鸦的墙壁照片。
此外,如赵薇、李湘、孙俪、田亮、黄磊等等明星父母都鼓励支持自己的孩子学绘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木心先生曾说: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吴冠中先生也说:
“文盲不多,美盲很多。”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是绘画活动的直接目的,通过绘画动作练习增强手部小肌肉的力量,促进手臂、手腕、手指协调配合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无论是构图、涂色、装饰都是儿童表现美的过程。画面的构图是否稳定、合理,线条是否流畅,色彩搭配是否协调,画面装饰是否丰富、丰满等等都可以显示出儿童对美的感受力。
3.培养创造能力
儿童绘画的过程,不是模仿的教师动作的过程,而是根据教师指导的基本方法进行再次创作的过程。儿童在绘画活动的自我创作发展了他们空间想象的能力,从小培养了他们勇于创造的精神。
绘画属于安静的创作活动,需要高度专注的状态。孩子在绘画过程中,需要动手、动脑双重劳动,并且他们对绘画充满了兴趣,因此能够自觉控制注意力,仔细、耐心的坚持完成自己的作品。
在绘画过程中,孩子需要根据自己的审美,有条理的安排绘画步骤的先后顺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不断的进行思考、计划、实施、调整,总结等心智活动。我们常看到孩子画画,想想,添添,改改,就是在不断的思维活动中,完成自己认为尽善尽美的作品。
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而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的和谐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右脑的发育。
绘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才能,它对情感思维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绘画的过程是想象力高度运行的过程,可以拓宽孩子的精神思维空间。所以,画画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