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一边补《古畑任三郎》系列和《神探伽俐略》的几部sp,已经不看书挺长一段时间,直到今天下午,突然觉得单调的破案过程索然无味,想起自己前段时间重温《白夜行》时的毛骨悚然,就翻出了同样颇负盛名的《恶意》。
著名作家被杀,但凶手却很快就自首,在剧情一次次的反转中剥开的,是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真相,是许多人一生都无法理解的恶意。
总的来说,在我心中《恶意》比之《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还有一些差距,最让我后悔的就是在kindle上设置了随时可以看到书的百分比,和拿着实体书一样,从到手开始,你看到凶手自首,你也会知道这才占了全书的百分之二十,后面一定会有反转。
我觉得这本书就不应该以实体书的形式发行,知道后面还会有内容,你就会对一次次的剧情反转有所准备,本该震撼你的内容也不会得到作者期待的效果。
但知道反转是一回事,知道是什么样的反转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也是东野的特长。写《白夜行》的书评时,我就写过东野的小说能将读者玩弄于股掌之间,《白夜行》做到了,《恶意》更是将这一手玩得炉火纯青。
看到野野口自首的时候,我有些惊讶,但又不出乎意料,只是觉得东野用野野口写的虚假事件记录作为小说开篇十分高明,一开始就将读者引入“这个人不可能是凶手”的误区,所以在野野口自首后很久,我都觉得犯人另有其人,而这时,野野口看似隐藏的作案动机也渐渐揭露开来。
小说的中期,随着加贺一次次深入的调查,读者也随着搜集来的线索自己进行推理和拼接,当我推理出野野口其实是被威胁当了被害人日高的代笔时,我很得意,当时想的是:东野也不过如此嘛,我也能知道真相。但看到书本的进度条还剩一小半,又觉得事件不会这么简单。看东野的书,你总要做好时刻被推翻内心想法的准备。他喜欢在你翘起尾巴的时候狠狠踩上几脚。
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如果这么简单,就不是东野了。
案件最黑暗的地方在书本的最后一部分,到了这里,故事的叙述也没有前面那么平铺直叙,而是用了各种各样的角度,加贺和野野口两人的第一人称表述在小说开头给了我很大惊喜。之后在加贺调查两人的国中时代时,东野用了做笔录的文体。明明只是把被采访的人所有的话语包括语气词一个不落地写下来,强大的文字表现力却能让你想象到当时那些人的语气和情境,甚至是他们对被害人和凶手的态度和看法。
每个人的回忆还原成了当年的事实,但是却又有所出入,直到加贺在野野口面前将一切真相袒露出来之前,我都不知道这件事背后隐藏了什么。
袒露的过程又采取了另一种文体,全程只有加贺说的话,其他什么都没有,没有野野口的回复,野野口的神态和动作,加贺的神态和动作,但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和我之前塑造的野野口形象完全不同的恶人形象却鲜明起来。
我自己也喜欢写些短篇小说,也尝试过长篇但是灵感断了就很难坚持下去,就是因为这样,在看到抄袭了野野口作品的日高成为畅销书作家时,我很愤怒,就算不是作家,也没有人喜欢另一个人用自己的想法去获得成就,只要将心比心代入一下当时野野口的心情,和大多数读者一样,我也开始对野野口犯下的杀人案产生理解和怜悯。
野野口在我心中,是悲惨又才华横溢的形象,而日高却是卑鄙冷酷又不择手段的。这也是为什么和加贺一样,在了解了这两人的国中时代时,对他们的性格会产生一种浓浓的违和感,他们两人做的事都和他们会做的恰恰相反。
因为事实的真相就是相反的。日高并没有抄袭野野口的作品,和野野口所说的他截然不同,他是有强烈正义感,有文学才华还一直帮助野野口的那一个,而野野口却利用了日高死去的前妻,用自己伪造的证据,一步步把人们引入“日高是个人渣,野野口才是被逼无奈的好人”这样的形象中去。
他罹患癌症,所以不惜赔上自己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人生,也要将日高的人生拉下水,夺走生前人们因为他的作品给他的荣耀,夺走死后人们因为他的死去给他的怜悯。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抖了一下,因为世界上还存在这样的恶意。
整部作品的最大恶意就是野野口杀害并污蔑日高的动机,真正的动机就是没有动机,单纯就是看日高不爽而已。因为看一个人不爽,所以千方百计毁掉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让他就算死,都名节不保,清誉不存。
有很多人看过这本书之后,说野野口的动机简直就是变态,正常人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东野写下这样的情节太过牵强。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很理解这种动机,理解野野口在设下这个局的时候内心的所思所想。
因为他母亲的教育,他潜意识里就觉得周围住着的人家和学校的学生都是不好的,是低他一等的,他应该到更高层次的环境中去读书,去过自己接下来的人生,所以他不去上学,就在这种举动可以让父母妥协并转学的时候,日高出现了,在别人看来是拯救了野野口,让他愿意去学校,但在野野口眼里,就是多管闲事让自己的人生越走越偏。
甚至在野野口心理,他后来被小混混藤原暴力对待,也是因为日高让他去上学导致的吧。野野口第一次深重的怨恨应该是在日高也被藤原欺凌的时候,野野口被藤原欺凌,他不敢反抗所以成为了藤原的下手,给藤原钱,帮着藤原欺负别的学生来保全自己。
但日高的做法却截然不同,无论被怎样对待,他始终都不妥协,自己不拥有这样勇气的野野口,心里一定是嫉妒的。他为了保护自己做下的龌龊事情越多,就越显得日高勇敢正直。光越强,影子就越暗,日高越好,野野口就越感受到自己有多惹人生厌,越自卑,就越愤怒。前面我说过,他始终觉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所以在他看来低自己一等的日高要是比自己好,就不可饶恕。
如果说国中时期野野口对日高的恶意尚浅的话,日高获得了新人文学奖后野野口的仇恨就已经让他扭曲了。他是那个从很久以前就因为国学优秀写得一手好文章被老师称赞的那个学生,但当年他看不起的日高却比他先成为作家,一本本书出版,日高越来越出名,越来越富有,和野野口的差距越来越大,恶意也积淀得越来越深。
恶意转换成杀心应该是在野野口查出自己患了癌症之后,相比另一边日高事业家庭顺风顺水,至今没能成为一个作家的野野口都要被嫉妒撕裂了身心,日高好意为他谋求的儿童杂志的写作工作在他眼里更是一种变相的炫耀和侮辱。野野口恨日高,也恨不公平,为什么日高可以活得这么好,甚至都娶了第二任妻子要出国定居,而自己却命不久矣。
杀心,就起在一句“凭什么”上。
有时候,就算你知道是那个比你优秀很多的人拯救了你,但你就是讨厌他。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他再多的优点你都可以从里面看出阴谋了,就算是他的笑都像是嘲笑着你的鬼脸。你的内心怀藏恶意,所以觉得别人那儿角角落落也都是恶意。
在我看来,这个结局很高明,但整本书最高明的地方却不在此。在开头,野野口写的虚构的事件纪录时,写到日高被杀前他去拜访日高,因为邻居家的猫扰人会影响自家的房子出租,日高做了毒丸毒死了那只猫,野野口的文字下,日高边抽着烟边露出残酷的笑,细细想来,就是在那一句话,我就觉得日高不是好人,后来野野口说日高威胁他代笔也合情合理。
但是野野口的陷阱,从一开始就设下了,他故意在记录里描写日高残酷的表情,为的是让警察对日高的品性定了型,这也是东野给读者设下的陷阱,为的是让我们看不到最后就想象不到情节,因为我们一开始就理解错了日高这个人,我们不知道他其实是个“好人”。
这本书是真正的恶意,就像评语形容的,恨到万劫不复。不仅仅是野野口没有动机就毁掉一个人人生的恶意,也是东野玩弄读者于股掌之间的恶意。
落笔时想象一下读者最终发现自己被狠狠戏弄了一把后的表情,我觉得东野一定笑出了声。在他的文字里,只有他高高在上,只有他是帝王。
但我们并不讨厌被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