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期,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孩子们沉浸在复习应考中,少了些乐趣;月考的取消,他们对自己的成绩无法衡量,多了些茫然;后进生觉得中考无望,每天懵懂度日,不知路在何方。教室里出现了泾渭分明场景:成绩好的同学学得“昏天黑地”;成绩差点的玩得“一塌糊涂”。如何在最后几十天的给学生营造温馨、进取的氛围呢?我想了如下办法:
一、微笑.挥手
以往早读都是我在教室里巡视,督促孩子们快交作业,大声朗读。当孩子们形成规范后,教室里的一切交由班委管理,我移步到门外,用微笑迎来每一个匆匆到来的孩子,向他们挥手言早。
为了避免突兀,让孩子们无所适从。我在头天晚自习结束时,故作神秘地告诉他们:“明天早上老师会给你们大大的惊喜,你们要积极配合哦!”第2天我早早的在教室门外候着,来得早的同学望见我一脸朦“莫非我迟到了?”于是加快脚步,想以俯冲之态进入教室。我笑盈盈的望着他,朝他挥挥挥手:“嗨,早!”他们匆忙的神色马上笑意粲然;来到稍迟的同学望见我脚步变得更迟缓、凝重“莫非老师要堵在门外‘收拾’我!”他们疲惫不堪的眼神偶遇微笑,马上变得茫然,继而回以嘴角上扬的微笑。
这样连续好多天,早读效果出奇的好,孩子们读书时面带微笑,专注认真,声音洪亮。迟到现象被消灭了,我的心情也昂扬向上。微笑能量的注入,让我们每一天都有了好心情。这样做给我提供了一种感受孩子的方式:从形式到内容。微笑和招手的时候是与孩子彼此面对面的时刻,其他关联都被轻轻切断,留下的是我们之间诚恳的接触。当我们以笑脸回应对方的时候,我们共同分享着这段时空。微笑作为一个公开的邀请,让我们在目光相遇的瞬间彼此为对方而存在,为我们共同生活的空间营造了温馨、和谐、安全的氛围。
二、手印.公约
针对孩子们迷茫的状态,我及时召开微班会,向孩子们讲明:读高中有很多层次,同一个学校也有很多层次,读职高并不低人一等,同样可以升大专,升本科,但需学识做奠基,需努力学习方能取得好成绩。所以我们都不能懈怠,定好目标,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形成小组学习公约,把公约誊抄在美化了的纸上,每个成员在纸上写上自己的奋斗目标(要考的学校或分数),盖上鲜红的手印,张贴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
当孩子们因为迷茫或疲惫想偷懒时,抬眼望一望自己的目标,又开始努力起来,有了初三该有的样子。张张约定被班级老师笑称为“灵魂的契约”,它成了一束光,指引看孩子前进的方向。
三、书信.签名
为了进一步强化孩子们的学习的激情,我给他们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90天,不算长,它却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它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会使你变成黑马,挤进优等生的行列;稍不留神,也会让你一落千丈,后悔终生。90天值得你去把握,去拼搏。当你遇到困难想退却时,你要这样想,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难道每一次遇到困难你都选择退缩和逃避吗?中考虽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但会给我们更多的选择,更广大的天地。成功只青睐那些敢于拼搏的人,只有那些不惧困难,愈挫愈勇的人,才能笑到最后……”,用A4个打印下来,下方以私人定制的方式给每个孩子亲笔写上我对他们的殷切寄语和签名。我把这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和一个甜甜圈发在每个孩子手里,告诉他们:“甜甜圈代表圆满,代表幸福,这是老师对你的最真挚最深情的祝福。希望你们认真读一读,吃一吃,品一品,记着毕业后给我回信。”
在第二天的班家校沟通本上,我读到了孩子这样的文字:“老师的信是摆渡船,是新世界,给我难以言说的力量。老师的信是爱、是暖、是希望,让我感受到她热切的期盼。我们还不努力,对得起谁?”以笔为魂,以纸为介,书信的沟通为我的班级管理再添力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微笑、约定、鼓励让学习的环境温馨的,让孩子内心安全,让他们有了向前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