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情感迁徙,是亲情的呼唤与归途的温暖。春运路上,是一幅流动的中国画卷,承载着无数人的归乡之情。这是一条充满温情与艰辛的旅程,也是一年中最能体现中国人家庭观念和亲情纽带的时刻。
随着春节的临近,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地逐渐变得熙熙攘攘,人潮涌动。人们肩扛手提,背着大包小包,里面装满了给家人的礼物和满满的思念。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与焦急,期待着早日与家人团聚,焦急着是否能顺利买到回家的车票。当列车缓缓启动,向着家的方向驶去,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家的向往和期待。
春运路上,是一段充满温情与关怀的旅程。志愿者们会在车站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旅途中遇到的困难。而那些素不相识的旅客之间,也会因为共同的归乡之情而相互帮助、相互关怀。
当列车终于抵达家乡的车站,人们迫不及待地走出车站,踏上熟悉的土地,见到想见的亲人。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困扰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幸福和喜悦。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春运期间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包括铁路、公路、航空、自驾等多种方式。其中,自驾出行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主流之一,“自驾行”成为春运出行的绝对主力。
很特别的一个春节,到现在都记忆犹新。那是2020年的春节,那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
每一次的春节我们都是从这个省飞到那个省,但2020年的春节,我们不敢坐飞机,于是大胆计划自驾。从广东出发途经广西到贵州过春节,春节后途经湖南回广东。
为了减轻自驾的劳顿,我们在广西停留两天。当时我们还在阳朔的时候,就听到武汉封城的消息,在旅游区的人大家都很紧张,酒店的气氛也显得有些紧张。
当时大家还没有戴口罩的意识,只是猪队友在出发前获取了这方面的常识,他准备了几个防尘口罩。在桂林漓江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戴着防尘口罩,还看到有几个旅游团的人在导游的带领下游玩。游客中大部分人都还没有戴口罩,因为当时桂林也还没什么疫情,主要就是武汉。
在桂林停留的那个晚上,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酒店里面的服务员基本上都不怎么说话,然后到处都在消毒。第二天起来我们匆忙退房,赶快启程开上车前往贵州省。
整个春节新闻都以武汉疫情为主,到处都在封路,也到处传闻着封路过不了回不去段子。在各县的县界,省界,很多人回不去,过不了,夹在其中。当时的我们心里也害怕,而且那时候已经很难买到口罩了,排长队地限量买口罩,到处都在抢口罩。
大年初三,我们决定提前回广东。原计划在湖南逗留两天回广东的,但是回湖南的路已经封了,湖南离武汉近。我们又只能从广西回广东,那时候的桂林也有少数病例。
清楚的记得整个高速路看不见车辆,在西南大雪纷飞,我们就把车停在高速路旁,玩起了雪。不敢在其他地方逗留,所有的景区都已经关门。途经广西的时候我们也不敢在桂林停留了,选了当时比较安静的一座小城广西的贺州。
这个匆匆忙忙的春节,到处都是沉默的气氛。四年后的春节,高速路上却是无比热闹。
从梵净山到家一千二百公里,用两天时间返程绰绰有余。没有想到第一天在车上坐了14小时才走了300多公里,意味着还有800多公里的路程在等待我们去征服。
高速路服务区之间都是堵车,几十公里的路程都需要几小时,越到服务站越是拥挤,去一个服务区都需排队一二小时。离服务区就二十公里,却走得异常困难,2个小时能到达就不错了。
在服务区手里抱着方便面桶的队伍在开水处前面绕了一圈又一圈;汽车加油的队伍不知道有多长,一眼望不到尽头;上卫生间的队伍更不用说了,连小超市收银台前都是长长的队伍;卖小吃的摊档前都是人挤人,想看看卖些什么东西,探个头都难。
高速路上千姿百态,俨然像公园一样,下车伸腿摔胳膊做各种各样的健身操;有些人散步去了,车一动,跑步回来;吃喝拉撒百花齐放,还有带着宠物的下来遛一遛……这里,没有了文明,谈不了素质,拼的是时间。
旁边一辆白色轿车,有三个年轻女子带着俩个小孩,其中一个女的匆匆下车,手里拿着纸巾,直奔高速路旁的山上去……
另外一辆车年纪大点的一个女人,直接跨栏过去……
一个学生模样的小男孩在汽车引擎盖上泡方便面……
抽烟的更是放肆,天然的吸烟区。
听旁边一辆车上的说,他们从重庆到福建的,在湖南堵了三天,还没走出湖南。
旁边的应急车道不断有车呼啸而过,看得我们傻眼了。
没汽油,再堵也得排队进服务区,每停顿一下都胆战心惊,生怕堵下去没汽油了,咋办?汽油已到红线,按照平时行驶速度可以走100公里,但现在是时间上在耗,实在耗不起呀。
不行,壮着胆子跟风在应急车道疾驰一下,又赶快并线;过一会没动静又去冲一段应急车道。就这样,偷偷摸摸在应急车道行驶了一会,眼看离加油站越来越近。
距离再近,没到就没到。哪怕几公里的路程在此刻都显得异常漫长。还没到服务区油箱就开始报警,心里那个急呀!
加油站的队伍就不用说了,就差对加油站工作人员下跪,此时此刻考验车技和智慧。有些人直接把隔离栏杆搬开,让车挤进去。谁不急呢?来这里的都是没汽油的,有,还需来挤吗?
好不容易加满了油箱,松了一口气,再次踏上堵车的征途。交警来疏通,在岔路口指挥让我们走另一边的高速,没办法,偏离了我们的路线,只能找个地方过夜。
趁着还不是很晚,也为了减少第二天的公里数,只能找尽可能离家近点的城市。于是我们下了高速路,翻山越岭、穿街过巷、走村串户,途经国道、县道,乡道甚至连村道都不放过。
荒山野岭中,一片漆黑,前方除了我们的车灯光亮外,就是黑色的路面蜿蜒曲折在延伸,看不到尽头。我扭头看看车后面有没有车灯,结果也是一片漆黑。心里打个寒颤……有点害怕了,希望快点走出这段路。
在乡间小路上,时不时跑出一条小狗,小猫咪。农村里的狗稍微大一点的容易发现,小猫却太小,难于发现,却在马路上撒野,让人猝不及防。
100公里走了三个多小时,翻过两座山,走过两个县城,不计其数的村庄,无数个急转弯,上陡坡、下陡坡,终于在深夜到达湖南邵阳市。
离高速路口只有两百米,可就这两百米都寸步难行,应急车道早已被车占满。
这时候过来一个中午男子在指挥车辆怎么移动一下,挪出一点点位置。原来我们后面很多车辆一半车身在行车道,一般车身还在应急车道,而那个男的想在应急车道通过,被人堵了。
出门在外,大家患难与共,都不为难彼此。给他让出了一条通道,看他又去前面停在应急通道上的车商量。全过程看他在争取通道,原来他也是要在前面200米下高速的。
感谢那位中年男人的智慧和努力,我们也不再客气,尾随他的车在应急车道上行驶200米下高速。
到了国道,虽然也是长长的车队,毕竟在移动,足矣。
小小的一个县城,因为高速路堵车顿时热闹非凡,交警出动在各路口指挥。明明是双向行驶的两车道,变成了单向行驶的三车道。
酒店电梯口碰到一对母子俩,聊了几句,得知他们吃完饭准备继续出发,说夜间没这么堵。
第三天的中午终于走出了湖南省到达江西省井冈山市,但在济广高速上还是走不出堵车的魔咒,每一个服务区前是一个瓶颈,每一个隧道前也是一个瓶颈,因为大家都减速了。有些地方的区间测速为,平均每小时车速26公里,这还不是最惨的,有些是每小时5公里。
在湖南滞留了三天,感觉堵车都堵习惯了,热闹的高速路。
无论是沉默的高速路,还是热闹的高速路,都一样美!因为春节回家的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