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斋丛钞 “天河浮槎”神话故事的原始资料
“天河浮槎”这个神话故事,是个很有名的典故,在中国文坛上影响很大,是历代文人熟知并且在诗文中引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典故。这个传说故事出自晋•张华《博物志•杂说》。据载:天上的银河与大地的大海相连通,每年八月有条浮槎从银河漂流到海上,然后又从海上漂回到银河,这个日期从没有改变。有一年大海边上有个人对此槎很感兴趣,便备足一年的食物,乘此槎而去,几个月后到一处,看见一个人牵着牛在河边饮水,还远远地看到河对面有织女在屋里织布。河边牵牛饮水的那个人一见到乘槎而来的这个海上人,大惊失色,问他为何到了这儿。海上人便将来意向他说了,并问他:“这是那儿?”牵牛的人没有回答,只对他说:“你回去后到蜀郡问问严君平就知道了。”这个海上人也没多问,便又乘槎而去,几个月后到来年的八月,又回到了出发地丶海上。后来他专门去蜀郡找严君平去问情况,严君平根据他说的情况及出发的日期一推算,说某年月日有凡人侵犯了银河旁边的牵牛宿。这个海上人把严君平说的这个凡人侵犯银河牵牛宿的时间一计算,正是他和牵牛人对话的的那个时间,他这才知道自己已到到天上的银河上了,而牵牛饮水的人正是牵牛星,河对岸在屋里织布的女子正是织女星,便惊讶不已。现将此故事的原始资料抄录于此:
《博物志》卷十《杂说》下:“旧说云:‘天河与海通’。①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甚大,往返不失期。②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③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馀日,奄至一处,有城廓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④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⑤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⑥竟不上岸,因还如期。⑦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⑧。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注:
①天河:即银河。海:大海,具体所指不详。
②海渚:海中的小岛。浮槎:随水漂流的竹木做成的筏子。康按:《艺文类聚》卷八引此文,“槎”作“楂”,二字音义同因互通用。不失期:指年年来去的日子固定从不改变。
③飞阁:指在槎上建一简易的屋舍。查:音义同“槎”,或云即“槎”的本字。赍粮:指备足的食粮。
④次:停留。饮之:指给牛吃水。
⑤见说来意:向他说明了来的意图。
⑥蜀郡:郡名,战国时秦时所建,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严君平:名遵,西汉蜀(今四川)人,后汉时有名隐士,一生不愿做官,汉成帝时于成都市卜筮为生,是历上一个有名的卜筮术士。知之:知道这件事。
⑦还如期:回来的日期和以前的一样。
⑧客星:此指海上乘槎上天的人。因此人系人间凡人,乘槎偶尔上天,如同上天作客,故称。犯:侵犯。牵牛宿:即牵牛星,在银河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