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重复的力量
📚片段来源:《知道做到》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故事】: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经常会安静地坐在房间里玩耍,他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个看似单调的游戏中,将一些彩色的球一颗颗地扔到瓶子中。就这样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我进来收起瓶子,他才被迫停止游戏。
“宝贝,把瓶子收起来吧,吃水果了。“孩子被我抱起来,不情愿地看了一眼窗台上的瓶子。但是很快就恢复了活力,精神饱满的吃起水果来。其实,我只是转移了他的注意力,他扔然每天都要重复这个游戏,少则1-2次,多则5-8次,他似乎对此有用不完的热情和专注。
【反思】:
现在想来,这种重复的动作对提升孩子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有大大的好处。这“重复”现在在孩子学习围棋上能够充分体现。每当遇到对手比他厉害时,他都会在下完围棋后复盘,重复的研究别人是如何下的,他接着要怎么应对,将棋一次又一次的摆出来。这种重复性的动作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脑海中,条件反射的指引他去做。这就是:“温故知新”吧。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
从现在起到2019年6月21日,这21天内。对孩子学会倾听和沟通。在和孩子说话时,不要强势,先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的立场,再去沟通。这样每天重复,让自己形成一种“习惯”,让这种”习惯“变成认知,进而推动和巩固行为上的改变。就能达到“重复”的目的,成就自己:“温故而知新“。
👣【行动】:
📎 设定关联场景:每天从托管接孩子回家的路上,聆听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给予鼓励,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要让他勇于承认,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的事情。
📎 应用中的问题和反思:
🍀问题:把自己放得比孩子高,认为我是妈妈,孩子就要听我的。最后孩子可能在我的“威吓”下听从了我,我“赢了”孩子。
🍀反思:我是为了“赢得”孩子而不是为了“赢了”孩子。如果想要“赢得”孩子,就要让孩子觉得我理解他,这样他才会被鼓励,才会更愿意听我说。他感受到我的倾听,才会听我的。这是需要一个“反复”淬炼的过程。
📎 坚持这个计划:每天都要抽出10-15分钟和孩子聊天,无论多忙多累,雷打不动。必须坚持。
👣【可控】:
📎 如果在和孩子沟通上发生冲突时,使用积极的“暂停”的方法,让自己和孩子都到“暂停”区冷静后,再去想接下来的问题要如何解决。通过21天反复磨合,温故知新,可以熟练运用,更好的亲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