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那么后来为什么又叫黄瓜了呢?这里就有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五胡十六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后赵。它的开国皇帝石勒,是个羯族人,也就是汉人所谓的“胡人”。
“胡人”,说起来是一种蔑称,就和现在的种族歧视是一样的。所以,石勒对此非常的反感。
石勒规定不许提“胡”、“羯”等字眼,触犯者就要严惩不贷。
一次石勒召见汉族官员樊坦,看到樊坦穿得很是破烂,就很惊讶,于是问道:“你怎么穿了这么破烂的衣服,为什么会落魄成这样?”
大概这个樊坦正为这事气恼,给他这么一问也就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还不是那伙没有道义的羯贼,抢得我倾家荡产的。”石勒听了倒是先笑了:“尽然有这么残暴的羯贼?我来补偿你的损失吧!”
这时,樊坦才醒悟过来,自己犯了忌讳,赶紧磕头谢罪。石勒说:“孤律自防俗士,不关卿辈老书生也。”我的禁律是针对那些粗俗卑劣、素质低下的人,和你们这些读书人没有关系的。说完,不但没有处罚樊坦,还真的给了他价值三百万的车马衣等东西。
不过,石勒也还是有些“坏”的,在后来的“御赐午膳”时,捉弄了一下樊坦。
在吃饭时,石勒故意指着一盘胡瓜问道:“卿知此物何名?”樊坦一听,心里有数了,虽然没有追究我的罪过,但却要玩我一下呢。幸好樊坦脑子还是挺灵光的,很快地就有了对策,恭敬的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
听到樊坦这么上路,石勒也是满意地哈哈大笑。
从此以后,胡瓜就叫黄瓜了。到了唐朝,黄瓜已是常见的蔬菜了。想不到这个黄瓜的历史居然这么悠久,那么西方人的黄瓜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的呢,下次也考察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