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你在备课上投入多少精力,你的课堂会给你答案。
一、现象:
教师的日常被改作业,处理各种文件占用,每天备课时间不足一小时。
1.备课,是一个弹性很大的环节。你可以在网上直接下载教案,课件,熟记后去上课;也可以利用一节课,2小时看看教参,记录大问题和答案在书本上去上课。如果只是一次两次无伤大雅,但如果一直这样,课堂教学效率会大打折扣。有些老师会内损外补,通过布置更多作业来应对,那改作业时间就会更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每节课都像公开课一样备课,显然不现实。(管建刚老师说:你可以选择5篇课文认真备课,积少成多,也是可以的)备课,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保证。研读文本、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活动设计,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含糊。甚至课下及时的教学反思,重新对某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也算是备课。
备课,是备各种可能性,因为有了预设,才能让我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所谓教学经验,并不是你教了多少年书,而是你积累了多少备课上课的应变经验。
2.备课,有时需要“不计成本”。就算是上一节“家常课”,备课也必须认真。比如,我为了上一节《西游记》导读课,把《西游记》原著来来回回熟读,用上一个月。等到了备课做课件,也就是一个小时搞定。
3.备课,还可以玩玩“一课多案”。从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堂活动设计……的角度,对同一篇课文多个教案设计。能锻炼 一个老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同一篇课文,先上一节教读课;换个班学生,再上一节自读课。这其实是对“一课多案”在课型上的细节研究。很磨人,但也很考验人。
备课研究,不仅要研究“ 怎么教”,更重视研究“教什么”,尤其是研究“怎么教更好”。
高质量备课10条建议
第一条:于漪老师说她一辈子都在学做教师,我把这句话延伸一下,就是:一个老师一辈子都在备课。
一个语文老师,他平时的阅读和思考,都是在备课。
第二条:教案是预案,不是结案,备课还有很重要的一环,那就是“二次备课”。
着眼于课堂优化的教学反思,就是二次备课。
第三条:一人主备,集体共享,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真正的集体备课,有主备人说课,也必须有组内讨论。
集体备课的素材,最多不过是框架,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有上课者的个性化处理,这样的后期处理,也是备课。
第四条:备课时,预设的环节不宜太过紧凑,内容不宜太过丰满,那样会束缚课堂的生长空间。
语文课,应该是“慢慢走,欣赏啊”,环节太多,就成了“赶集”,老师不断催,学生拼命跑,下课了,啥都没留下。
第五条:备课时要处理好“轻重缓急”,处处是重点也就没了重点,只要做好选点突破,可以“不及其余”。
面面俱到是备课的大忌,什么都想教,必然什么都教不好。不贪心,“一课一得”就好,很多节课上的很多个“一”积累起来,就是二,就是三,就是万。
第六条:备课时要关注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最佳状态是“连皮带肉地生长”(黄厚江老师的话)。这好像是登山,一级一级向上走。
第七条:备课,应该备“各种可能性”。
如果我们只预备了一种可能性,那我们在课堂上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时,就很难做到游刃有余。我们甚至要做好“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准备,这也是一种“可能性”。
第八条:“课堂活动设计”应该是备课的核心环节。
很多一线语文教师缺乏“活动设计”意识,他们常用的方略是“提问题,找答案”,于是“碎问碎答”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顽疾。
第九条:备课要关注“教”,更要关注“学”。
所有的教,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备课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换位思考:我如果是学生,在这节上我能学到什么?
第十条:备课中,固然要预备“结论”,但有比“结论”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探究结论的过程。
教师课堂里如果把“过程”做足了,有了结论,也培养了能力;反之,如果只追求结论,那结论就是一个“死”东西
资料来源:“星教师”微信公众号《备课:本不该被弱化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