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工人文化宫培训,上课的时候听到一个小男孩放肆的大笑,心想谁家的孩子也不管管!于是起身把教室的门关上了。课间看见一个小姑娘约7-8岁,带着2岁多的光头小男孩在休息区玩,无论她怎么想叫弟弟小点声,小家伙就是不听话,仍然撒着欢笑闹。窗边一个桌子上放着玩具、作业本,边上还放着一个手提袋里面装满了小食品。
懂事的她为弟弟的吵闹感到不好意思。当她说和弟弟藏猫猫,小男孩立即钻到书桌下面。
她将手肘戳在桌子上,捂着眼睛问:“藏好了吗?”
“藏好啦!”小男孩奶声奶气地回答,然后一屁股坐在桌子下面的地上不再出声。
毕竟她也还小,还不太会哄孩子,她并没有像大人一样先故意声东击西,左右找找周旋一下,而是直接弯下腰将身体探到了弟弟面前,于是小男孩又爆发出一阵笑声,于是她又赶紧叫他小点声音。
不一会,她们的妈妈从对面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训教室出来,小男孩欢呼雀跃的扑了过去,然后坐在妈妈的腿上。小姑娘松了一口气,安安静静地坐在妈妈对面的位置上。
四点钟我的课程结束了,休息室没有她们的身影。出了门就看见她拉着弟弟的手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晒太阳,她们一起说着话等妈妈下课。门前偶尔有送外卖的电动车驶过。
这样一对小小的身影,让人感觉落寞极了。每个大孩子独自哄着弟弟、妹妹,等妈妈的时候都是这样煎熬吧?时间过的是那样慢,而大人总是有各种事情不出现。
以前经常看见有小姑娘一个人在等妈妈下课的,还有爸爸带着女儿一起等着妈妈下课的,但是由孩子带着更小的孩子的,还是第一次见。
我发现参加培训的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她们大部分都是当了妈妈的,只有个别男士出现在教室里。当然和培训的课程也有关系: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正面管教课程等,但线上的一些社群里也依然是女性多于男性,图书馆里也是这样情况。这似乎说明越来越多的女性想改变当前的境遇,更愿意将业余时间花在学习上提升自己,即便她们需要从带孩子的忙碌中挤出时间来学习。
女性的觉醒,将使下一代受到更好的影响和教育。妈妈的形象正在从“身上带着围裙,从厨房里端出最后一盘菜,微笑着招呼刚放下书包的孩子洗手吃饭”的固定模式中走出来。她们越来越多的希望自己在职场上有成就感,财务自由,精神独立,工作和生活平衡。同时为孩子树立一个自信、积极、处事得体,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的榜样。
事实上,很多妈妈缺少有力的支持,她们或许坚守在职场,或许不得已做了全职妈妈,但她们都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都不想与社会脱节。社会、家庭和职场都应该对她们宽容一些,多为她们提供有效的支持,让她们保持情绪上的轻松愉悦。如果多方面的压力得不到排解,就容易给人造成情绪上的困扰,比如焦虑和抑郁,也更容易因琐事而失控,歇斯底里。作为“半边天”的女性,她们影响的是未来下下一代的“原生家庭”。所以,请给她们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