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佐撰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史记》齐世家中有这样一段故事,齐庄公看上了手下重臣崔杼的老婆,几次三番地跑到人家里通奸,最后被崔杼设计给杀了,这是段颇为八卦离奇的故事,但不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今天我们要八的是齐国上大夫晏婴和太史公。
晏婴,五短身材,其貌不扬。但才智过人,又正直不阿,在齐国辅政半个世纪,历经三公,什么二桃杀三士啦,出使楚国让想戏弄他的楚王自取其辱啦,故事颇多,可谓“德艺双馨”的老一辈政治家。
晏婴听到齐庄公挂掉的消息,马上赶到崔杼家门口。
进门前,手下人问:先生会殉死吗?晏婴答:他如果只是我一个人的老板,我就跟着去死。言外之意,他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老板,我凭啥死?
手下人问:那先生会逃到国外吗?晏婴答:是我的错吗?我为啥逃亡?
手下人再问:不死不亡,那咱回吧?晏婴答:老板都死了,往哪回?
手下人不知咋办好,晏婴接着说:老板啊,你要是为社稷死,也值得我为你殉死;你要为社稷亡,也值得我跟着你天涯流浪;你说你为自己这点儿不光彩的艳事送了命,叫我可怎么为你死为你亡?言罢,进门抚尸大哭一场,尽了君臣之义,拂袖而去。
崔杼手下人建议杀了晏婴,以免后患。崔杼答:这人可是民心所向,杀不得。
崔杼另立新君即齐景公后,大权在握,让全国人民都发誓效忠于他,否则格杀勿论。晏婴说:我只效忠对社稷有利的人。话外音你可以理解成“你哪里配得上我来效忠”,也可以理解成“你有本事把国家搞好再来让我效忠”。又有人提议杀了晏婴,崔杼答:忠臣啊,杀不得。
齐国太史公在记录齐庄公这段故事时很写实:“崔杼弑庄公”。崔杼一看自己将以反面形象名垂史册,不干了,把太史公杀了。那年头,史官都是家传的,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太史公被杀,下任太史公就是被杀的太史公的弟弟,弟弟上来写这段历史,一字未改,仍然是“崔杼弑庄公”,又被杀了。下一个弟弟走马上任,还是五个大字,“崔杼弑庄公”。
史记说崔杼杀了二位太史公,左传说崔杼杀了三位,但结果一样,当齐国太史公家最后一位男丁再次写下“崔杼弑庄公”后,崔杼终于气馁了,没再开杀戒,听任自己以这种方式“青史留名”。
其实就算杀光太史公全家,也没用,左传中写到:
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意思是说,齐国南边还有一家史官,听说太史公一门男丁都死在“崔杼弑庄公”这五个字上了,就拿着自己写的史书赶来。显然他写的仍然是“崔杼弑庄公”。明知送死也在所不惜。路上听说崔杼已经屈服,于是放心地回自己家了。
这段历史读起来总觉惊心动魄。晏婴的不死与齐太史公一家的一死再死让人对古人的义节心驰神往,感慨万端。每读史记、左传,总是为古人的单纯与执着感动。
下集预告:走向巅峰,直坠深谷——秦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