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大致意思是:学习知识不理解,不面对现实问题则知识无用,面对现实问题不总结,不学习知识则问题不能解决。
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只有选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后专注的去完成,才能有所作为。人一生中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班超投笔从戎,以满腔热血为国家征战沙场。鲁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弃医从文,意在用笔杆唤醒中国的觉醒。人生无处不是在选择,既然无法拥有一切,那就要学会取舍,才能终有所为。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 教我们知道,只有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学无止境地进取。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一些。”正事这位科学家的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也没有进园观赏一眼,正是因为他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这才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少而不学,老而不识。成功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取得胜利。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恰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之路上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