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进士 鄞县人邵洪的故事
(2012-11-29 06:02:11)[编辑][删除]
转载▼
标签:
邵洪
刘统勋
嘉庆皇帝
张诚基
布政使
分类: 史海钩沉
鄞县人邵洪,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字海度、号双桥,他是我们张家宗谱《司马鄮溪公六十寿序》的作者,终官至礼部右侍郎。前文《司马鄮溪公六十寿序》试译 (2012-11-21 03:43:58) 对他的推测有不少错误。邵洪应该是生于1743年(乾隆八年),死于1811年,享年68岁。我们的宗谱刻印时(1815年),他驾鹤西去已然四年了,怪不得他在序中提到的时间那么早呢(1806和1807年),这意味着我们的张光瑾太公保存了这个作品很多年,少说五六年,多说七八年后,才刊印的。
要说邵洪,还得从他爷爷说起,他的爷爷叫邵基,字学址,号思蓼,是康熙59年(1720)浙江乡试举人第一名(解元),1721年中进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过监察御使,通政司右通政,国子监祭酒,督察院左副督御史,吏部右侍郎、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元年(1736)出任地方官,任江苏巡抚,二品大员。他对部属官吏治理甚严,不搞吃吃喝喝那一套,也不许下属登门拜访,“绝请谒”,公事公办,有什么事情都摆在桌面上,到衙门里谈,从来不徇私情。邵基经常定期深入民间访查民苦,“食淡衣朴,僮仆仅二三人”。这对一个地方大员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可能还不如一个县太爷的架子大。但在工作方面,他不遗余力,疏通湖海要道,努力为百姓造福,为朝廷分忧,贡献突出,可惜乾隆八年(1743),50岁时死于任内。虽然官高权重,但邵基一向“不蓄媵侍夫人”,从来不近女色,一生主张节俭,认为“不俭则不能廉”。邵基死后,乾隆皇帝派使者去他家吊祭,发现他宁波的的家“室无长物”,“在隘巷”,门前道路狭窄,连个二人小轿都无法通过,只能“步入”,无奈之下,“使者太息而去”。
邵洪的父亲也不简单,邵洪的父亲叫邵铎,乾隆元年进士,1742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可惜命不长,在邵洪(1743年)出生的第七天,他就死了,那时邵洪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但他不为所动,发奋学习,“慷慨持大节”。1765年,因为爷爷的功劳,被乾隆钦赐举人。钦赐举人在清朝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褒奖性安排,差不多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置顶式奖励,有钦赐举人的,好像没听说过钦赐进士的(2023年1月补记,也有钦赐进士的,极为罕见,如翁心存的孙子翁曾源,赐贡士后直接参加殿试)。只有官员有重大贡献或者功劳,其后人才有可能被钦赐举人(如张家骧子张有培)。但钦赐举人应该先给儿子才是,我们考察发现,邵基的儿子邵铎和他同一年去世(很可能是先于他去世的,没有机会被赐,而且早已考中进士,也没有必要被赐),这个钦赐举人就赐给了孙子邵洪,这说明邵基没有别的儿子了,当时只有孙子邵洪,应该是独孙子,如果有比邵洪大的孙子,应该先给年长的。
邵洪虽然是邵家的独苗,但没有躺在举人的牌子上睡大觉,也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官二代、官三代式的膏粱弟子,他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和刻苦用功,六年后(1771),在乾隆36年考中了进士。当时的大学士刘统勋非常欣赏他,推荐他到军机处,而且想越级提拔他担任主事,但被邵洪端言固辞,说不可以因为一个人而破坏了规矩,直到1779年才被补为主事。1780年,他担任湖南(宗谱上说是湖北)乡试正考官。这时,已经高于他父亲的官职了,接着又被提拔为员外郎。1781年,他伴随乾隆去五台山,行至赵村时,奉旨出任河南学政,后来又出任吏部郎中,刑部郎中,1792年出任江西抚州知府,还署理过广信府和吉安府的知府,1796年任南昌府知府,江西巡抚张诚基十分看重他的才干,又推荐他担任了湖南岳常灃道,署理湖南按察使,1797年升任江西按察使,很快又升任了江西布政使司布政使。嘉庆皇帝对他十分看重,有些问题亲自征求他的看法和意见,御笔批示都是商量的口气。有一次,邵洪遭到其他官员的弹劾,要降三级调用,请示送到皇帝那里,嘉庆皇帝御笔一点,改为革职留任,没过多长时间,即官复原职,明显对他格外偏爱。邵洪感恩戴德,更加发奋有为,大力革除官场弊病,使仓库充盈,地方安定。后因巡抚张诚基勘察水灾没有时间,他“监临”乡试,也就是说总摄了当时江西乡试(考举人)各种事务,是十分重大的应该由巡抚承担的职责。1803年,邵洪调任安徽布政使司布政使,但很快在1804年,就因病解除了职务。这时他已61岁了,从那之后,他就时好时病,这也是我们宗谱寿序中说到的“岁丙寅(1806年),余自安藩(安徽布政使)请假里居”的背景了。按照清朝的制度,官员因病、因事请假,其职务要由他人代为“署理”,时间一长,这个职务就没了。宗谱后文说到的“越一年(1807年),余补官京师”,应该是他病好后(已失掉了安徽布政使职务),朝廷又让他担任了太仆寺正卿、礼部右侍郎等职务(请参阅 《鄮西张氏宗谱》之司马鄮溪公六十寿序 (2010-10-19 16:27:12) 一文)。虽然礼部右侍郎的官职不是太累,但到1811年时,他再次病倒,在返回宁波养病的路上,邵洪走到杭州时,病逝。
邵洪的儿子叫邵桓,字仲虎,官户部员外郎,不知道他是不是进士出身,我觉得也有可能,起码也得是个举人。似乎邵洪家是四代单传,三代进士,了不起,概率太低了。总而言之,我们十分感谢邵洪邵双桥大人。
以下是《司马鄮溪公六十寿序》提到的邵洪的官职,绝大部分与其履历重合而相符。
诰授资政大夫、
礼部右侍郎、
前督察院左副督御史、
宗人府府丞、
太仆寺正卿(1807年之后)、
安徽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1803年)、
护理巡抚部院、
江西布政使司布政使、按察使(1797年)、
湖南岳常沣道(1796年)、
知江西南昌府(1796年)、抚州府事(1792年)、
刑部江苏司郎中、
提督四川学政、
吏部文选司主事、
庚子科(1780年)湖北乡试大主考、
提督河南学政(1781年)、
加三级纪录五次年家眷弟邵洪顿首拜撰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喜欢
阅读(38)┊ 评论 (0)┊ 收藏(0) ┊已有1人转载▼ ┊ 喜欢▼┊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题外话
后一篇:一门四举人 张积槐长女的丈夫、儿孙举人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岛国宛如仙境樱花城 关注每日
口述家史
108
鄮西张氏宗谱
38
邵洪
2
礼部侍郎
1
口述家史 · 目录
上一篇
149贵房张光瑾(鄮溪)一支的详细脉络------《千年宁波张 寻梦崇本堂》之149
下一篇
151兴三房张善倬的另一过继孙子--张有培?------《千年宁波张 寻梦崇本堂》之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