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看世界杯,第一次接触足球,对某个人或者某个队的喜欢少不了受媒体或朋友的影响,但以下每一个字都是自己敲的,难免存在不成熟甚至与一些资深的权威的球迷观点相左的地方。(如果不幸被看到,我脸皮薄,不接受批评。)
1
没有哪一项运动比足球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一方面让在绿茵场的人释放天性,一方面也特别容易让绿茵场外的人暴露野蛮的一面,比如这次世界杯,带给我视觉冲击最强烈的是每次进球后球员们的相拥,二是在某球星或者球队表现未达预期时,大部分球迷们流露出“捧高踩低”的“上帝视觉”。
世界杯小组赛截止当前已经比完11场,我不偏不倚的看了被爆冷门的几场比赛,当然有爆冷门就有黑马的横空出世。
体育精神大约都有洁癖,它对强者要求太严苛,球迷们更是如此。
不论C罗还是梅西,必定都是依靠着天赋和自身努力被球迷推向神坛的,可球迷们似乎忘了,被他们推向神坛的“神”实际上只不过是披着战衣的普通人,他们不可能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打了鸡血般神勇无比,他们也有打盹的时候。
于是当梅西在C罗上演帽子戏法丢掉点球后,各路球迷一片嘘声,我问朋友,英雄难道就只能一直是英雄?朋友说C罗和梅西在大家眼里是量级差不多的球星,所以才会被对比,两人同时强那是理所应该,如果一方稍有表现不佳就会被推上风口浪尖。
2
我可能还不懂体育竞技的残酷,但这次的世界杯告诉了我。
北京时间16日凌晨,葡萄牙对西班牙,3:3,C罗引爆全场。
北京时间16日21点阿根廷对冰岛,1:1
冰岛火了,冰岛球队火了,冰岛人火了,维京战吼火了,梅西却被戏谑“没戏”,阿根廷队黯然离场。
北京时间17日23点德国对墨西哥,0:1,卫冕冠军似乎中了“卫冕冠军会在小组赛出局”的魔咒。
一开始我猜的是4:1,毕竟德国队卫冕冠军,但越看越不像,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和一起看球的朋友说,德国队今年没有冠军相,这场最多1:1。看到80多分钟的时候我已昏昏欲睡,恨铁不成钢,想砸手机,倒不是因为我赌了球还是什么,就是特别生气,好像本来准备登台领奖却被告知弄错了中奖的不是我。
最近各大媒体,包括一些主流媒体都充斥着类似的内容,原来大家都喜欢“捧高踩低”哦。
C罗
“33岁的C罗,23岁的身体:自律的人生就像开了挂。”
“C罗在世界杯上大发光彩。炸翻了全世界,也让他站在了世界的中心!”
冰岛
“第一次亮相世界杯赛场,第一颗世界杯进球,第一个世界杯积分,人口不足34万的冰岛再一次被来自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你似乎不能再找出一支像冰岛这样「不务正业」的球队,他们作风顽强、斗志昂扬、无所畏惧。”
“厨子传给球司机,司机传给木匠,木匠进球了。建筑工人禁区放倒了梅西,梅西罚点球被导演扑出来了,场边的牙医笑了!”
“不看世界杯,微博围观也能被冰岛队圈粉。”
8岁的女儿问我C罗是谁,他好厉害,与收获一片盛誉的C罗相比梅西被部分球迷和媒体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着。
3
我喜欢的球队状态不佳,我会生气,但不至于跳天台,会抓狂,但不至于在网上借着恨铁不成钢之气去喷我踩我喜欢的球队和球星,毕竟自己喜欢的祖宗哭着也要爱下去。
事实上没有人会顺遂,包括教科书里的贝克汉姆。
小贝在初露头角的时候,因为世界杯赛上的一张红牌罚下场而成为英格兰的罪人,职业生涯也进入了低迷期。
好在他对足球有着无比的执着和热爱,不论是被坐冷板凳还是成为宠儿,他都有认真训练,所以才能一有机会,便能一展实力,重回巅峰。
但据当下球迷对球星的态度,也许在顶峰时期选择隐退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在球迷心里才能永远是驰骋绿茵地的英雄,永远是二十几岁骄傲的样子。
3
想起一个有趣的哲学问题,究竟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还是英雄创造了历史,回到足球,那究竟是团队协作创造了胜利还是具有天赋之人创造了胜利?
足球对体能的高要求注定职业生涯之短,短到我以为巴蒂、贝克汉姆是和我隔了好几个世纪的人,短到有些人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就可能成为最后一次。
曾经在蓝球队待过一段时间,但生性腼腆,打不出生猛的美,也没有过人的天赋。
所以好羡慕那些天赋异禀的人,我喜欢他们那种毫无修饰的野性还有发自内心舍我其谁的无所谓,进球后随性的呐喊真是太酷了。
只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运动,一支球队能拥有具有天赋的人,自然如虎添翼,但,整体的配合也尤其重要。
也好心疼那些天赋异禀的人,因为他们理所当然的需要承担起力挽狂澜的责任。
有人说,挡我者死在巴蒂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其实挡我者死是每一个运动员的本能,他们很多人并不天生天赋异禀,而是一路的磨砺与坚持让他们天赋异禀。
这一届,是最开始陪伴我的一届,也许他们之间还没有人能突破贝克汉姆、巴蒂的传奇,但他们也还是会被赋予某些荣誉,当然也可能还有诋毁。
对他们的喜欢也才刚刚开始,不神化不诋毁,就算他们只是“花瓶”,那又怎样,每个时代需要不一样的东西,更何况,结局从来不会辜负汗水。
这样,在我老的时候,回头看的时候,我能笑着说,那些少年是我曾经熬夜追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