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出门在书柜拿了一本书,知道自己现在的心情,所以挑选了一本适合当下心情的书。这本书看了第二遍,每次看都有新的体会,有些书有疗愈的功效,只要遇到困惑就可以翻看,有些书适合反复的看。
有个女孩遇到了困惑,她在刷抖音时看到关于喜欢的解说,如果一个人喜欢你一定会主动找你,不管以什么理由都想亲近你。所以女孩跟男孩聊天时,会很在意男孩回复信息的速度,因为男孩回复不及时生气好几次。在女孩的认知里,男孩回信息的速度看出她对女孩的重视和喜欢程度,女孩会经常看手机,害怕错过男孩的信息,为什么男孩可以半天不看手机,一天不回微信呢?女孩再次质问男孩,男孩回了句:难道跟你聊天还要24小时待命吗?女孩看到这句话心情很失落,很难过,开始思考自己真的给对方太大压力了吗?难道喜欢一个人不是经常会翻看手机期待对方的信息,然后马上回复对方吗………
其实我也是这样性格的,对别人有所要求,在爱情中凭的是自己的感觉,今天看了书后,让我对爱有了新的认知,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使人牵肠挂肚,难以割舍,但见面时又只有抱怨,争吵?
爱与拥有
爱只给你为某人做一些事的动力,并没有给你控制那个人的权力。你想对某人好,或为某人做一些事,不会使你拥有那个人,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拥有另一个人。因为我爱一个人,所以对方应该爱我,这句话,不符合逻辑的,因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试想若有10个人对你这样说,你愿意爱他们吗?而且你做的到吗?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也不能改变另一个人,每个人可以改变的只有他自己,这份改变也许能诱使对方做出改变。当对方与你的看法一致并做出一些符合你意愿的事时,你很容易产生对方已受到自己的控制的错觉。正如,你开车行驶在路上,跟在你后面的车并不是受到你的控制而跟着你,他们只不过是碰巧也需要走这条路而已。因为你爱他,也许你就以为有权利去要求他的思想和行为必须遵从你的意愿,这个态度,就是把爱当做一个控制别人的工具了。
爱一个人并不给你以下权利:
要求TA也爱你;控制TA的思想行为;要求TA照顾你的人生快乐;
爱一个人只给你想为TA做一些事的权利,由TA决定是否接受,你不能要求更多。有人说,在爱情里面没有自由,这种说法便是错误地以为爱一个人便有那三项权利。当你很喜欢做某事,长时间沉醉在里面,你不会想到是否失去了自由。把注意力放在能促使对方做出改变的工作上,自己先因此而改变,两人的关系便能提升。
有人说我爱TA,要求TA也爱我很正常啊,人都是希望得到回报的,特别是及时的回报,能做到在爱中对别人没有要求确实很难,这需要一定的境界才能做到.能做到这点的人,对子女不会有过多的要求,更不会有养儿防老的观念。
女孩不再对男孩有太多的要求,不太在意他回信息的速度,因为你在要求男孩及时回复你信息时,你已经在控制他的行为了,有控制一定会有失控,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喜欢就为他做些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你会快乐很多。在回信息的时候大家都不要有过多的负担,有急事就打电话嘛,简单粗暴,彼此分享内心的感受,又可以轻松愉快的玩耍了。很多人在爱情中会有既定的模版,希望对方与自己内心的模版一致,一旦没有达到,就想塑造对方,逼迫对方改变。这也是爱情里的大忌,我们要把注意力从模版身上转移到对方的身上,注意对方的优势,发现更多美好的方面。
爱情中的四大致使伤
坚持我是对的。就像这个女孩,如果她觉得我要求别人及时回复信息是对的,那么她的感情道路会越来越不顺,如果凡事都坚持我是对的人,两性关系不会良好,而且只适宜独居,因为婚姻是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而没有两个人凡事都能有一致的看法。除了两三点绝对不能放松的原则,其他的适当的改变和迁就或包容就显得犹为重要。
托付心态。就是把照顾自己的责任,交给另一个人,注定会有悲惨结果的心态。连自己都做不到快乐,如何能给予别人一生的幸福。这个女孩知道男孩不及时回复信息时非常失落,其实已经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正确的心态是,我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你也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
不愿意讨论自己与对方的内心感觉。你把情绪带回家,同甘共苦,最好的关系就是我懂你的不易,有自知情绪,与人讨论自己的情绪,这是思想成熟的表现。在分享情绪时了解对方真实的想法,彼此信任,把情绪说出来与把情绪发泄在对方身上是两回事。
不知如何处理冲突。有效的处理冲突是指能够清楚表达自己,了解对方的看法,夫妻间应该建立矛盾冲突进行讨论的机制。不是一味的忍让。有很多人用类似原谅的态度去处理吵架,可能会对两人的感情更大的伤害,因为原谅是把自己放在比对方优越的位置,使对方完全无能为力,吵架本身并不严重,严重的是一方失去了申诉和权利,两人的关系有了高低。
真正的爱是绝对的、没有条件也没有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