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576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12.17
昨晚是高级一期同侪督导,两个不同案例的呈现,不同的咨询师,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知觉,观察员欣赏到的是不同的“风景”。过程无关对错好坏,结果殊途同归。咨询师对咨询过程的觉察、反思、看法、效果的认同度,也会随着知识、经验、阅历的积累而发生变化。第一个案例的咨询师,就是经历了如此的成长过程后和自我觉察感觉到曾经认为完美的咨询如今再看却让她对此“完美”打了问号,觉察和反思让咨询师看到了该个案或许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如: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带有自己观点倾向(尽管自己的价值观与来访者的一致)是否有影响到来访者?换种方式说,当自己与来访者一致的价值观(观点)会不会限制了来访者的思维?如果以中立的态度引导来访者看到更多面向,又会是怎样的结果?与一开始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用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之法试试又会有何不同?我的感悟:咨询师在咨询中可以有自己的倾向,只不过不是支持或否定来访者的倾向,而是引导让来访者梳理、思考、澄清自己真正的需要和目标。收获:不论咨询师的观点与来访者的是否一致,来访者的目标是否明确和清晰,都要慢一点,在目标处稍作停留,引导来访者就各种可能性进行详细的描述,历清思路,看到更多面向,聊透了,让来访者自己定夺何去何从。
第二个案例是一个关于情感方面的。弯弯绕绕的,就像一团打结的毛线球缠揉在一起,要解开理顺非得要花费很大一番功夫的,且还要有足够的耐心,找出线头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理,有疙瘩的地方,还要各外用心小心尝试这样那样穿过这个圈,绕过那个弯的,急不得。感悟:关于情感的,稳是最最重要的,因为情感是最不受控制的,最随心性的,也是最变幻无常的。前一秒还“风和日丽”,这后一秒或许就是“乌云密布狂风暴雨”。所以(收获):咨询师的倾听、陪伴、接纳、共情、中立的态度,欣赏、肯定、看到来访者的不易、艰辛和对情感的不舍是主要的。当来访者有足以支撑他走出来的力量时,他一定会割舍掉,勇敢地迈出来。期间也许会有反复,状态时好时坏,不必担心,因为“反复反复效果更巩固”,且每次的反复其低估峰值总会高于前一次的。由此也说明来访者在成长,在朝向所欲目标方向靠近,就如如理线团一样,当交叉纠缠在一起的疙瘩解开了,那离理顺整个线团还远吗?也许会忽然又看到一个小小的“死结”,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前面已理顺的线团的成果。
觉察力。时刻保持一份觉察吧!这样会让我成长的更快、看到更全面自己,不会傲而满,满而益。
稳。“稳生定,定生慧”可谓是朗朗上口,记得滚瓜烂熟,但一遇事情仍旧会忘记。如咨询没有效果急,咨询效果慢急,效果反复了急,来访者没有目标急,有目标了也急,找不到资源急……总之,各种各样的急会随时在某处某点蹿了出来,所以稳是贯穿咨询始终的,时刻觉察,时刻提醒,稳稳地慢慢地跟着来访者的节奏走,效果一定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