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飞米粒心理咨询:为什么抑郁的人看上去都很懒?

昆山飞米粒心理咨询

“她最近怎么都不愿意动弹?是因为懒吗?之前明明这么勤快……”

这是我一个朋友小王的疑问,他在谈论一个曾经活力十足、充满动力的同事——小李。最近,小李变得极度懒散,总是拖延,甚至连最简单的事情也懒得去做。大家都开始觉得她好像变得懒了,可只有我知道——那背后,隐藏着一个深深的心理挣扎。

为什么抑郁的人,似乎总是与“懒”划上等号?是不是抑郁症患者真的就只是因为懒,才不愿意动起来?今天我们就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进入抑郁症的深层世界,去理解背后更复杂的心理机制。

懒,是抑郁症的一个伪象

在许多人眼中,抑郁症患者常常被认为是“懒”的代表。大家常说:“不就是没心情做事吗?”但这个看似简单的描述,实际上遮掩了一个更深的心理现象——抑郁症与动力丧失之间的深刻联系

让我们从小李的故事开始。曾经,小李是一个热衷于社交、充满激情的年轻女性。她喜欢健身,喜欢旅行,工作也总是高效且充满热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工作中也常常拖延,甚至开始对自己曾经喜欢的活动失去了兴趣。她不再去健身房,也不再和朋友聚会。她告诉我:“我现在做什么都提不起劲,什么都不想做。”

很多人会把这种表现解读为“小李懒了”,甚至有时直接指责她“怎么变得这么不积极了?”然而,事实上,抑郁症患者的这种“懒”往往并非来自于简单的意愿问题,而是一种深层的能量枯竭感和心理疲惫

抑郁症与动机缺失的心理机制

精力耗尽与疲惫感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精力耗尽感。身体上,他们可能没有明显的身体疼痛或病症,但心理上,他们就像被一种看不见的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天醒来,面对生活中无数的琐事和任务,他们感到无力应对。甚至最基本的日常活动——吃饭、洗漱、穿衣,都成了巨大的挑战。

抑郁症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心理能量的耗尽。这种能量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动机的丧失——小李不再愿意去健身房,不是因为她懒,而是因为她的大脑已经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动自己完成这些任务。她失去了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和力量,这种“懒”,其实是一种内在的沉重感,是一种对世界的无力感。

内在的“空虚”与自我怀疑

抑郁症患者的另一大特征是深刻的内心空虚与自我怀疑。他们常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觉得自己做任何事都无法取得成就。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与他人交往,都会感到自己始终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或自己内心的要求。

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抑郁症患者往往会丧失做任何事情的动力。小李曾经喜欢的健身和社交活动,现在变得毫无意义。**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任务似乎都变得没有目标和意义。**他们可能会想:“即使我做了,也没有人关心,做了也不见得有任何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他们陷入“无所作为”的恶性循环,越是觉得自己无能,越不愿去尝试做事。

负面情绪的自我强化

抑郁症患者常常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中,情绪的低谷会加剧他们的无力感,导致他们更加沉溺于不做任何事的状态。当他们越是拖延和回避,内心的焦虑和自责又会加剧,形成了恶性循环——他们觉得自己懒,越觉得懒,就越不愿意去做事。

这种负面情绪不仅仅体现在低落的情绪上,更在于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下降和负面情绪的积累,使他们无法找到前进的动力。**他们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无用”,于是选择放弃,不再去尝试。

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什么懒与抑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

心理学上,我们常常通过“动机理论”来解释人们为何会行动或停滞。在抑郁症的背景下,动机的丧失并不是因为缺乏意志力或懒惰,而是因为情绪、认知和能量水平的严重失衡

例如,在情感动机缺失的情况下,抑郁症患者往往会觉得没有做任何事情的意义, 这与他们的认知模式、情感调节能力和大脑的生物学变化密切相关。抑郁症常常伴随着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失衡,而多巴胺正是与奖赏系统、动机和愉悦感密切相关的神经物质。缺乏这种物质的正常分泌,使得抑郁症患者难以体验到做事的满足感和动力。

此外,存在性心理学也强调,抑郁症患者的动机丧失,部分来自他们对存在的深刻焦虑。当人们对生活感到迷茫、对未来失去信心时,他们可能会陷入一种“虚无主义”的状态,觉得一切努力都无意义。这样的心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动机和行动能力。

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懒散的困境?

理解与支持: 你不必急于“让抑郁症患者变得积极”,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情感体验。避免指责他们“懒”,而是更多地倾听和陪伴,让他们知道,无论怎样,他们依然被接纳和理解。

建立小目标: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重新找回行动力的关键是从小目标开始。可以通过逐步小步的行动,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完成任务的信心。例如,给自己定一个简单的小目标——每天起床后做两分钟深呼吸,或者散步十分钟。

寻找内在动机: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通常会帮助抑郁症患者找回生活中的意义。通过探索他们内心的真正需求和愿望,逐步引导他们重新发现做事的意义和动力。

专业帮助: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面临这样的困境,不要犹豫去寻求专业的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存在性疗法等,可以有效地帮助抑郁症患者重建动机,走出情感的低谷。

抑郁症患者的“懒”,其实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无力感和对生活的深深迷茫。并不是他们不想做事,而是大脑和情感的失衡让他们无法找到前进的动力。如果你感到自己或身边的人正陷入这种困境,不要让“懒”成为唯一的标签。寻求帮助,走出阴霾,重新找回生活的动力。

如果你也在经历类似的困惑,感到自己越来越懒散、无法激发行动力,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来咨询我,看看如何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走出这一困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