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变,大效应——总群约练回顾》
今天上午,焦点大群约练,颖颖、俊霞两位老师从各自的角度谈了“小改变,大效应”的话题。
颖颖老师从老师角度谈了几点:
1.我们要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会拿着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
2.发现美点,用焦点问话“你是怎么做到的”,向孩子请教。
3.向孩子学习,保持好奇心。放下身段,向孩子学习,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放下自己,才能听到别人。
4.相信和尊重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关系。关系好,孩子才愿意学得好。
俊霞老师的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谈了小改变的巨大作用。
尤其是小改变的向度,我感觉就是一场“及时雨”,给咨询唔谈问话提供了更多的切入点。
关注小改变,积累成功经验,促使来访者看到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愿意多出现小改变。小改变发生,整个系统改变。
小改变的向度:
1.问题发生的比例减少:一周想到自杀自伤由5次降低到2次。
2.问题发生的时机不同。(我没记住例子)
3.问题发生的时间长短缩减:比如,以前发脾气时得哭一个小时,现在发脾气哭30分钟。
4.发生的地点不同。比如,夫妻吵架,以前在客厅里吵,现在在卧室吵。
5.发生的内容有些不一样。
6.发生的因素次序有变化。
7.将抱怨拆解成小的片段:抱怨多到抱怨少。
8.发生的严重程度降低。割腕深到浅。
9.来访者的感受、想法、行为发生改变。
关于“改变”和“小改变”的意识
1.世界上最不会改变的就是改变。
2.别人说什么不去在乎,我只做好自己就行了。
3.相信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冰三尺也绝非一日之暖。
譬如,冰箱里物品的解冻,它是一个慢慢变软的过程。
譬如,移开一块大石头,要找到一个支点,慢慢晃动,晃动……
发现“小改变”有技巧
用例外问句发现小改变,
用奇迹问句找到小改变。
面对特别无力的来访者
咨询师要相信“改变一定有”。发现小改变,运用EARS技术。
确定判断的基准线:父母不能拿自己曾经的100分去衡量孩子,要以孩子的基准线为标准去看待孩子,如此,才能发现小小的改变,促使更多小小改变发生。我又想起了那句话——追求完美就是追求完蛋。
善于观察。从来访者衣着穿戴的细微之处发现改变在发生,给足赞美和肯定。
以“进步奖”的眼光看待来访者。
感谢焦点,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