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更】: 120.【If you want】 很不幸的是,ED把我的饭也拿来了。 自从我爸妈走后,我开始了一个人的住院生活,满心欢喜地以为终于可以逃避吃饭的痛苦了,结果ED...
【续更】: 120.【If you want】 很不幸的是,ED把我的饭也拿来了。 自从我爸妈走后,我开始了一个人的住院生活,满心欢喜地以为终于可以逃避吃饭的痛苦了,结果ED...
【正文】: 一.【进院】 2017年下旬,由于某些原因的触动,诱发了我的抑郁症。 之所以说是诱发,是因为直到接受正规治疗之后,我才惊觉抑郁已在我体内蛰伏多年,就如同飘忽阴险、...
【启示】 我觉得上帝一定是可以看到我的,因为他总喜欢在我最绝望的时候,给我一点生命的灵感和启示。 我记得有一个朋友和我说:“你对悲伤的感知,太敏感了。” 我说是啊,这就注定一...
以前做记者的时候,受够了采访的苦。 按理来说,我如此恐惧人类,又总回避社交,不应做这种到处拿着话筒和人说话的活计。你看这世界上的人,都是各种各样的,这就够让我害怕的。 可我始...
【窒息】 病院里的生活几乎就是围绕“吃喝拉撒睡”这几个字在轮转的。 如果说,我们都是在病院里清修的僧人,那接受电休克的病人绝对就是僧人中的苦行僧。因为除了要承受手术本身带来的...
的确越来越没志气了,写文从每日一更到一星期一更,再到现在大半个月都记不太起来。每天看看读者们的回复,和他们唠唠嗑,有的没的扯扯淡,一天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 想狡辩说是自己越来...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出版以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请到了书的策划编辑宋冬雪和责任编辑郝玉敏,坐在一起聊了聊这本书的制作历程和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完整访谈请戳↓↓↓ ...
不知道怎么形容近期的生活,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字的话,那就说“孬”吧。很孬,被无数强大的力量鞭打着,才能一寸一寸往前挪动。 首当其冲的便是身体。以前,我常常骗自己,我是个身体健康...
【泡影】 很多读者会发来私信,询问我是否参加了工作。我说是的。他们问干什么?我说我拿着1000多块的工资,在单位给文件打孔。 我也不懂什么国家最低工资标准,我现在吃住在渔村老...
近期很怠惰,不想苦思冥想地找原因,就全部归结于“夏天来了啊。” 有人问:“懒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我就再恬不知耻地加上一句“要忙着吃西瓜啊,哪有功夫做其他事!” ——人类为了...
今天陪着闺蜜去逛街,回程路上顺便去配药。 一般情况下,配药都是个极迅速的过程,每个人都包裹严实,行色匆匆,熟练地进行着流程,间或撇一两眼诊室外同病相怜的病友们,带着点惺惺相惜...
人们给他人制造惊喜时,喜欢自主配上“噔噔蹬蹬”的念白,好像欢耀的音符更能烘托欢乐的气氛,美好的画面就能因此镀上一层金光。 但当我爸满面春风地唱出“噔噔蹬蹬”四个音,把小狗从背...
今日配图主题——【岁月为什么..】 以前会幻想自己拥有这样的超能力——看着别人的眼睛,他的生平就一帧一帧全部浮现出来。这样,我就能从别人的故事里摄取些什么,作为自己人生的给养...
2019年新年伊始,《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出版。期间我陆续收到过一些读者的私信。 他们本着求真精神问我“精神病院里真是这样吗?”“病院里男女不分开住吗?” “电休克真的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