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东
  • 我是演员

    记得我上初一时,学校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要在各班挑选文艺骨干,稍微有点文艺才能的都能入选。老实说,我浑身上下没有半个文艺细胞,竟然意外地入选了,我猜想可能是听话、...

  • 充饥的香蕉•解渴的“什么”

    本村张大哥(按辈分叫的)比父亲还年长四五岁,是地主后代,在村里识文断字的,算是为数不多的年长文化人之一。他讲述的第一次吃香蕉的经历,幼小的我听得入神,大人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都...

  • 焖地瓜

    刨地瓜时节对于秋假中的孩子们来说,最有意思的事当属焖地瓜。 生产队的社员们刨完了一大片地瓜,一颗颗大小不等的地瓜懒洋洋地躺在那里,静静地享受着日光浴,放眼望去,新鲜的泥土和红...

  • 养麻雀

    踩着梯子紧闭嘴巴,从屋檐的瓦缝里掏出孵化出不久还没长毛的小麻雀,小心翼翼地虚握在手里,下到地面后先长出一口气,然后才仔细看看小麻雀。因为掏麻雀窝的过程中得闭着嘴不能出气,听大...

  • 打拉门

    找一段10厘米左右拇指稍粗的木棍,白蜡条的、洋槐木的、枣木的都可以,削尖两头,这就是“拉门”(为什么叫“拉门”至今也没考证出来,这个东西各地都玩,地域不同,叫法也不同,有的叫...

  • 后记

    杂忆始记于2017年,不刻意去追忆什么,想起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断断续续至2021年底算是基本完成。 2022年又一次全面修改即成定稿,由妻敲入电脑并打印。 55个短篇,无时间...

  • 拾果子

    生产队种庄稼可不是想种什么就能种什么,得按上级要求种,计划经济年代,一切得按计划来。 我们杨河湾管理区及周边附近的管理区都不种果子(花生别名),因为它不在当地计划之列,离我们...

  • 炭布交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林“吃”树,靠煤矿“吃”炭当属自然。 村南头与杨家河湾接壤处有一个煤矿,号称是国营煤矿,其实它隶属于临沂矿务局。靠着这个矿,村民可是“吃”了不少...

  • 三叔二大爷

    离我家不太远的一户人家是光棍兄弟俩,他们与父亲年龄相近,我管大光棍叫“大爷”,管小光棍叫“二叔”。 当时年龄小,对这个叫法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不都叫“大爷”或都叫“叔叔”?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