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社会发展和生产恢复 2、主要内容 (1)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允许使用雇佣劳力,允许出租土地,实行自由贸易 (3)...
1、背景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社会发展和生产恢复 2、主要内容 (1)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允许使用雇佣劳力,允许出租土地,实行自由贸易 (3)...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凡尔赛条约》 1、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6月 (2)实质:一战战胜国召开的分赃会议。 (3)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背景: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为争夺市场、原料、投资场所而瓜分世界,相互之间的...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通过对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学习,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开始时间:19世纪六...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通过对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学习,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开始时间:19世纪六...
3课美国内战 ——南北战争(1861-1865)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经济概况: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2、双方矛盾:关税(北方希望提高);新增土地...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经济概况: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2、双方矛盾:关税(北方希望提高);新增土地的制度(北方自由州,南方蓄奴州);奴隶制(南方保...
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
第21课 1. 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展开疯狂的军备竞赛,矛盾进一步激化。 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2、工业革命的含义: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3、工业革命的(前提)原因:(1)政治上:资本...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9(2)社会原因:欧洲人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租地农场出现.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2.手工工场出现,雇工分工合作,进...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1.6世纪前的日本 (1)建国: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领...
1.希腊城邦 (1)范围:包括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5)居民:分为...
一.希腊城邦 1.希腊最早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属于海洋文明 2.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城邦时期。 3.希腊城邦出现于公元前8世纪,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几百个城邦,最大的...
中国共产党历来有学习历史的优良传统。同志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学习历史要以科学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