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到了,最思念的是父母! 所谓老老,在于以道自淑,养亲之志,谕亲于道。否则纵能奉养唯谨,不能令亲身心究竟安乐,皆不得名为真老吾老。 ——印祖《...
有两种“得失”揭示了人类感受世界的深层机制:第一种是显性的、外在的得与失,第二种则是隐性的、内在的感觉变迁。这后者尤为关键,它往往悄无声息,却动...
人生的圆满,不是外在的成就堆砌,也不是拥有多少人爱你、陪你,而是内心的富足与丰盈,是在无论身处人海喧嚣还是独自清寂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安然的幸福感...
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莫过于“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这是人生的起点,也是终点。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而人若不具备向内探寻的能力,便很容易在...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知识共享和分享变得异常便利。个人感觉,分享只要不过度,还是利大于弊的。 第一,分享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我把好的思想或方法论分...
人的内在体验,根植于对外界与自我的认知结构。我们常以情绪为真,以为它自动产生,但其实,情绪背后隐藏的是我们对事件的“解释”——也就是认知。 认知...
认知终止(或叫认知僵化)意味着一个人停止学习、拒绝成长,不再接受新知、反思自身,这是比“认知低下”更严重的状态,因为它代表一个人主动或被动地放弃...
古往今来,真正的善行并非张扬炫耀,而是润物无声,不求回报。《道德经》中有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持。”这句话强调的是无私奉献而不占有的境界。孟子也...
一、叙事自我:无形的枷锁 人之所以感受到束缚,根本在于“自我”这个概念的存在。而“叙事自我”正是这个概念最顽固的形式之一。它是一种心理结构,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