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教育战线上的无名小卒,加入了好多优秀的教师群,都是属于默默无闻的那一个。 我知道,大家都很优秀,所以,在所有的群里,我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生怕被...

写在前面: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教育战线上的无名小卒,加入了好多优秀的教师群,都是属于默默无闻的那一个。 我知道,大家都很优秀,所以,在所有的群里,我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生怕被...
一. 刘良华教育哲学,是由三个方面构建起来的,一个是教育自传和教育自传研究,一个是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研究,一个是教育行动和教育行动研究。 1.教育自传,是由狭义的教育自传和广...
01. 十几年前,就读到刘良华老师写的《教育自传》。刘良华老师写教育自传这种事,是从他的爷爷开始,祖母,然后父亲母亲,自己的兄弟姐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叔叔伯伯堂表兄弟都写了个...
序言 一次在和导师交流时,师门同一届同学谈到了教育自传,我很好奇,听过自传,但未听过教育自传。进一步追问,她说道可以看看刘良华老师的写的《教育自传》,便也看了看。此书读起来还...
为生命引航 ——《死亡诗社》观后感 一 影片(从1988年11月14日开拍至1989年1月15日结束,发行于1989年)用镜头虚构了一所位于佛蒙特州的威尔顿预备学院,形...
严红麟 八10班 还记得吗?‘及时行乐’。 太阳的余晖撒进教堂,落满了每一个细微的角落,一个老师,站在桌前,手撑着桦木桌面,围着他的学生们,手里捧着一本书,老师说“及时行乐...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那是一所以“传统、荣誉、纪律、优秀”为校旨的升学率很不错的学校。“地狱”这个词是学生私下里对学校的称呼,影片开场的镜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诗有什么用呢,诗是人精神世界的一种高层次追求。在假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样的评价,一个老师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
试想有一群从出生便被囚禁于黑暗中的人。如果一直没有阳光照进黑暗的屋子,那么对他们而言,即使一生在黑暗里也并不是万分可怕的。 但是一旦有一束,哪怕只是一束阳光照进...
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能比一曲悠扬的苏格兰风笛曲能更快的将人带入仪式感的状态。又是一年新生开学典礼,台下坐着制服笔挺的新生和他们的父母们,老校长讲话致辞,全体新生起立回答四...
第一次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的时候,对这部电影有一丝丝的排斥感。"死亡"这两个无不让人感到一种恐惧,"诗社"二字又会让人产生一种诗意般的感觉。而这两个词看似不恰当的组合,却是这...
引言 上周末看了电影《死亡诗社》,是大概2年前看李开复的《世界因你而改变》中提到的一部电影,在手机记事本中做了记录,一直想有时间找来看,迟迟没行动,肯定不是自己抽不出这2个小...
我动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罗宾威廉姆斯去世的消息传出正好15个小时,准确的死亡时间是美国当地时间8月11日,终年63岁。整整一天的时间,看了各种各样的哀悼和报道,我一直不明...
1.这部电影的简单概括: 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
“O,Captain! my Captain! our fearful trip is done,The ship has weather'd every rack, the...
片名:《死亡诗社》 导演:彼得·威尔 上映:1989年 简介:本片讲述了在五六十年代一所传统而压抑的贵族学校中,一位思想独立的老师和一群学生共同体认生命的故事。 这是一部给学...
01 这部电影每次看,都让人心潮澎湃。 《死亡诗社》讲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学生之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59年的美国。在一所传统守旧的男子中学,新学期来了...
让我先来分析命题。 科技是否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命题,在我看来,对于科技的理解是基础,对“人”这个字的定义是原则,对“是否能够全面发展”是关键。 ...
2017年先完成一个小目标:看50部电影,写50篇观后感。 在李欣频的《我镜历》影单里挑选了26部,大都是关于时空交错、科幻类悬疑题材,为的是把我等僵化的头脑激活,通过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