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庆期间,张海游击队初创成员管国顺长子管四舟先生专程从安庆回到源潭老家,赠我《艰苦斗争的岁月》一书。该书作者徐玉明曾担任张海游击队班长,以亲历者视角记录了1947至...

【编者按】国庆期间,张海游击队初创成员管国顺长子管四舟先生专程从安庆回到源潭老家,赠我《艰苦斗争的岁月》一书。该书作者徐玉明曾担任张海游击队班长,以亲历者视角记录了1947至...
活动作业,七律 金风染菊覆田畴, 雅集良宵意未休。 昔岁荒村通富路, 当年故地记凝眸。 诗吟棚里茶初焙, 戏唱檐前柿正稠。 云海漫笼擎柱石, 新程画卷展鸿猷。
秋日的黄铺,是一幅铺展在天地间的诗意画卷。金菊点染山野,绿意拥抱新村,七彩的丰收色彩,交织成这个“全国文明村镇”最动人的底色。2025年10月3日,潜山诗联2025年度“月圆...
黄光亮,源潭镇查冲村人(今路口村人)。1960年6月14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78年应征入伍,1981年在部队因公致残(伤残等级为“二等乙级”),曾获营、团嘉奖9次。19...
吴兰森肥皂雕章,张海举火散粮。
源潭江祠两次夺粮记江祠位于今源潭镇双林村夏庄组(雷塔脚下),背倚金字塔般的万岁山,鲁坦河横亘门前。解放前,两岸良田所产粮食被国民党强征,囤于江氏宗祠。如今,江祠已仅存遗址。 一、民国三十三年秋...
江祠位于今源潭镇双林村夏庄组(雷塔脚下),背倚金字塔般的万岁山,鲁坦河横亘门前。解放前,两岸良田所产粮食被国民党强征,囤于江氏宗祠。如今,江祠已仅存遗址。 一、民国三十三年秋...
头条新锐作者:舒州文者2025-9-3010:15 早晨看到朋友圈中的公众号文章《八十七载归乡路——抗战英雄邱正卿魂归芷江故里》(以下简称《故里》),笔者忍不住要说上几句。 ...
题记:在我们源潭镇老一辈的口中,曾把解放前投身游击革命的人称作“钻茅草窠的人”。这一生动称呼,勾勒出他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离家革命、借茅草为掩护的身影。他们头顶脚底沾满草屑...
16日星期二晴。骑行青草→双港→严风英故居之罗岭→杨桥→芭茅村→小龙山这个饭店黑心,毛豆米炒鸡肉丝颜色也不好,中餐没吃饱,还25元,很气人→严凤英故居大门被锁→返回。收4个竹...
民国三十六年深秋(1947年10月25日),大沙河南岸的永济村尚笼罩在晨雾中。枯黄的茅草凝结着白霜,方家湾的土墙上突然出现八路军侦察兵的身影——刘邓大军麾下24团与桐潜独立团...
洒珠庵位于源潭镇路口村北面大阳排。 民国三十六年腊月二十四(1947年2月4日),大别山东麓寒意正浓,山道上覆着薄霜。天还未亮,洒珠庵一带的山谷尚在沉睡,唯有路口村游击队的临...
雪正武等口述 1947年上半年,许龙彪为首组织游击队。许龙彪是怀宁大洼岭人,农民出身,因不堪忍受国民党苛政压迫,毅然找新四军联系组织游击队,曾有个新四军干部到许龙彪家蹲了四五...
作者:张有道大队长 1947年9月中旬,我们皖西人民自卫军一支队完成整编后,这时期大别山区的敌人除被我军消灭以外,其余都跑到平地或靠江边去了。在皖西山区没有什么仗打了,主要是...
作者:张凯辉 1947年,皖西人民自卫军于六、七、九月三次攻打石牌镇,我参加了第一次战斗。 为什么攻打石牌镇?当时的意图是为了破坏敌后方,拖住敌人,扩大我军政治影响。那时革命...
张海游击队队员章汉云口述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曾多次攻打石牌镇,我只参加了一次,现回忆如下: 1947年5月,我参加张海领导的游击队,这支游击队当时的番号是,皖西支队第二大队六...
作者:张有道 编者按:原标题“夜袭三桥镇”,摘选《怀宁党史资料(1919一1949)》。本文作者:张有道,系皖西人民自卫军二大队大队长,对杨泗坊这块根据地特别有感情。在文中多...
《南京大屠杀全纪录》 作者:孙宅巍 李德英 在一户普通的宅院中,住着相依为命的婆媳俩。约30岁的媳妇怀孕已近足月。 一天,四名日军破门而入。“哈哈,花姑娘的有!” 说着,一名...
《源潭区志》 民国36年(1947年)5月下旬的一天,张海游击队近百人,宿营于沙河保枫树岭余屋(今双峰乡杨冲村),驻源潭铺国民党自卫队和正规军知情后于次日上午8点左右,出动约...
作者:王庵峰 1947年我中原军区三旅七团由鄂西北返回皖西。经皖西区党委介绍该区敌情,其中提到怀宁县高河埠驻敌活动猖狂,对我人民政权、游击队活动破坏很大,要求我军打掉。 听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