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玉明 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依靠群众是一条真理 ,脱离群众什么事也办不成,群众是水我们是鱼,鱼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特别在那战争年代,如果没有人民群众对我们的...
作者:徐玉明 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依靠群众是一条真理 ,脱离群众什么事也办不成,群众是水我们是鱼,鱼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特别在那战争年代,如果没有人民群众对我们的...
16日星期四中雨。开启连阴模式。7点半开播至12点半5个小时,5500+人次,成交12单,310元。很好成绩。埙料和蒸饭筒还可开发,尤其直径8㎝带根竹。李叶彬发来政府同意重阳...
作者:徐玉明 时间记不准,大约在1947年四五月间,我队同四连(华连)住在天柱大队现在的天柱山林场那里,听说野寨住了国民党自卫队两个班,连队领导研究去把他们消灭掉。 吃过早饭...
作者:徐玉明 第一次是1947年五六月份。部队住在杨四坊,国民党广西佬经杨四到白寨进行清剿。 我部队得知敌情就从杨四撤出,可是大队部住在白寨南边的沙岭头,此时张海派我送信到大...
张让和,今潜山市源潭镇三河村西龙组人,据《张氏宗谱》记载,其为“讲武公子让礼,又名让和,字国振”,生于中华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年)闰五月十九申时,卒于公元1991年十二月...
在皖西潜山的层峦叠嶂间,无数红色往事尘封于岁月。叶树枝——一个几乎被时光湮没的名字,却承载着从热血少年到铁血战士,最终归于沉寂土地的非凡历程。 一、血色烙印 1929年,叶树...
作者:徐玉明 在1947年下半年刘邓大军南下,我队配合大军打梅城,有几次。每次我队都不是主攻,是打增援。 我记得有一次打梅城,我队在河边,靠现在的酒厂后面,也是打增援的。 九...
作者:徐玉明 在1946年11月间,皖西工委二大队行军到了天明保,正好遇到伪保长叶平,他是我们统战对象,做两面工作的。他说你们还在这里,据说桐城来了一个团广西佬,向潜山这方向...
作者:徐玉明 1946年10月间,二大队张友道大队长带领手枪班和四连(那时叫华连)和我队一共一百多人打源潭铺和江家祠堂。江祠是国民党粮库,因前两天我队住在双峰枫树岭,曾在凤形...
作者:徐玉明 不停地战斗 我在游击队期间虽然大的战斗未经过,但小的战斗有十多次。这些战斗多数是敌人向我们进攻,但有时我们也主动进攻敌人。那时敌强我弱,我们人少,武器不仅差而且...
作者:徐玉明 1948 年古历11月下旬的一天,部队住在朱蛇形屋,我随队长张海同志住在朱轩同志家(他在我军当军需),便于掌握前线情况,中午有个学生从学校回来,张海问他你从山外...
作者:徐玉明 要谈在部队打游击这两年零七个月的生活情况是一言难尽,不堪回首。说实在的,时刻在死亡线上挣扎。 吃 那时吃什么?是饱一餐,饿一顿。不谈鱼肉,就是油盐小菜都很少,稍...
作者:徐玉明 我们游击队同四连(对外叫华连),有时在一起行军,有时分开行军。 环境紧张时就分开,因为行动目标小些,环境平静时我部就同四连在一起。四连连长华品三同志,原在伪县自...
作者:徐玉明 大约在 1948年7月间,潜山县伪自卫队中队长董绍舒(常用名董少舒本县青楼人)来到源潭铺写信给张海同志劝降,说你到我这里来,比你在山上打游击要好,你若来我保证你...
作者:徐玉明 1947年下半年山区建立了民主政权,成立了桐潜县人民民主政府和独立团。这时黄柏山区进行了土地改革,成立了农民会和赤贫团。在这时也犯了“左”的错误。打土豪分田地,...
作者:徐玉明 1947年2月6日也是农历腊月三十日。过年这天晚上,我们部队行军到了东后冲,住在一个独户人家,房子少,睡觉也没地方,在一间小堂屋里,用树桩烧一堆火,周围用稻草铺...
作者:徐玉明 1947年8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兵分三路。其中三纵队进皖西,三纵队先头部队占领大别山北麓之六安,当时敌人对我们封锁很严,我们活动在黄柏、源潭一带,消息闭塞...
作者:徐玉明 我军行军第四天由花山到菜子湖。花山、菜子湖在四五年前,我军七师在此驻过,是游击根据地,建立了区乡政权。 七师北撤后该地又被敌人占领了。由于叛徒出卖,使当地基本群...
好久不见,过来看望下
隐私这几天,因为车险快到期了,我经常接到支.付.宝的短信和许多保险公司售后人员的电话。不堪其扰之后,我看到陌生的电话便不接了。 昨天,我联系熟人买了车险,结果短信和电话马上绝迹了...
这几天,因为车险快到期了,我经常接到支.付.宝的短信和许多保险公司售后人员的电话。不堪其扰之后,我看到陌生的电话便不接了。 昨天,我联系熟人买了车险,结果短信和电话马上绝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