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宅巍 李德英 摘自《南京大屠杀全记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夏日的首都。在繁华的市中心新街口广场中央,修建了一个巨大的灰色炸弹模型。它孤零零地竖立在那里,与四周灯红酒绿的环...

作者:孙宅巍 李德英 摘自《南京大屠杀全记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夏日的首都。在繁华的市中心新街口广场中央,修建了一个巨大的灰色炸弹模型。它孤零零地竖立在那里,与四周灯红酒绿的环...
作者:张维成 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五日,侵占安庆的日本侵略军,为打通皖西南的旱路,直逼武汉,先遣一个师的兵力,沿安宿公路进取潜山。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林森三个团的主力军,在我镇棋盘...
2025年3月24日,笔者随省电视台专题栏目组记者杨昱,初次拜访了徐东旭老人。同年8月21日下午,我再度造访潜山市源潭镇火龙岗,聆听这位期颐老人平静而有力地回溯往事——从少年...
作者:孙宅巍 李德英 摘自《南京大屠杀全纪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在抗日烽火的召唤下,中华大地两个巨大的板块,正在重新结合。敌对了10年的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正在通过多种渠道...
本故事根据百岁抗战老兵徐翁东旭老先生和徐洪才先生口述材料整理。作者:徐志杰 2022年的夏天,江淮大地被蒸腾的暑气裹得密不透风。青田火龙岗的老樟树下,96岁的抗战老兵徐东旭攥...
作者:孙宅魏 李德英 摘自《南京大屠杀全纪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畔的枪声,震醒了沉睡的大地。在日本军队的一再挑衅下,中国军队忍无可忍,英勇地开始还击...
摘自《潜山县志》 江才喜(1918-1972),源潭双峰村人(今源潭镇三河村),贫苦农民出身。11岁时,父亲病亡,兄妹相继夭折或离家出走,只留他一人与母亲讨饭为生。解放后他参...
烈士张子旺系今潜山市源潭镇三河村田湾人。 谱载:公子旺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九月二十二日酉时。卒于一九四七年八月十六日。葬光凸有碑。 《潜山县志》载有张子旺烈士。烈...
“国庆十项工程”: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宮、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火车站、民族饭店、华侨大厦、钓鱼台国宾馆。 提示:全...
第一部分:吴江口述,到怀宁工作情况 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解放了潜山县城,成立了潜山县人民政府,我任潜山县代理县长,后由张国平同志接任县长,我调皖西工商总局工作。 1949...
摘自《怀宁党史资料》 解放战争时期,我在张海游击队,先当战士后当班长。张海游击队,当时属皖西支队第二大队,编为六连,习惯上仍称张海游击队。第二大队大队长张有道,教导员张国平,...
致敬英雄
管公国顺,少人寻访;先当战士,后当班长;硝烟散尽,粮站站长;红羊遭劫,亦困亦冤;青山不老,人民心间!
青史无名处,苍山立巨木——怀念革命前辈管国顺管国顺,字多节,源潭镇三河村江岭人(原双峰乡双峰村江岭组)。1927年6月生,卒于1969年1月13日,终年42岁。 展开《怀宁县党史资料》,1960年管国顺口述的文章记录着...
管国顺,字多节,源潭镇三河村江岭人(原双峰乡双峰村江岭组)。1927年6月生,卒于1969年1月13日,终年42岁。 展开《怀宁县党史资料》,1960年管国顺口述的文章记录着...
看到一条新闻,19岁男孩来上海打工,从虹桥火车站到堂哥家,跟司机说好的100块车费,不小心支付成了1010,报警后无果,后男孩自杀。 这样的新闻真的很让人心痛。可是弟弟的问题...
一 小亭皎月照无眠,来风悠悠荡秋千。临高向远诗更好,一幅画图忒上眼。 二 临晚小湖芦叶青,立秋登台享晚风。廊亭有人弄清影,月落湖心格外明。 三 观荷撩鱼蛙跳绳,水蜘畅游蝉嘶鸣...
一 雨润芳泥杂草清,水漫田洼地龙勤。茅芽笑韵问秋早,地蛙得雨醉不明。 二 风翻书页勤读诗,平仄吟唱芳华同。难得韵律得风助,篇章怀梦与风共。
九张机·八雅怡神 唐风 一张机, 焚香初爇碧烟微。云窗静对心无滓,沉檀一缕,幽芬半席,鼻观悟禅机。 二张机, 横琴信手拂金徽。泠泠似共泉流语,宫移羽换,松风水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