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上海
  • 学习的四个境界

    世界上最高境界的人是生而知之者。也就是天生就什么都知道。 孔子说他不是这样的人。他是次之的第二境界的人,就是学而知之,因为去学,所以才知道。 第三境界的是困而知之,就是有了困...

  • 困难就像一座大山,我们遇到了,就要翻越它

    想起小时候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我最痛苦的时刻,但那时的我不会直接跳过去,而是费尽心力把问题弄懂。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品质啊。 如今我却养成了遇到不懂的就跳过去的习惯。困难就像...

  •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考验

    面对外部的各种影响,我们要做庖丁手上的那把刀,在似有似无的缝隙中畅通无阻,自己不被损伤。 而不是普通屠夫手中的刀,解一只牛就把自己变顿,损害了自己。修炼好自己的心,才能更好地...

  • 走捷径?走正道?

    我们外出,总会从门出去,这是走正道。 但是社会上很多人却从窗户上跳出去。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门堵住了,只能从窗户出去。这是特殊情况。 如果门是正常可以打开的,还是希望人们走正道...

  • 我们为何会如此放纵自己的情绪呢?

    我们被情绪控制的话,就会沉浸在烦躁,愤恨中无法自拔。如此我们就输给了自己的情绪。 我们为何会如此放纵自己的情绪呢? 那是因为自我价值感低,没认清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认知偏差;是...

  •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贪婪的多巴胺,它不会满足于拥有,它只有一个目的,要更多。 我们抬头仰望天空,体内分泌的就是多巴胺因子,低头看桌子,体内分泌的就是当下因子。 分泌过多的多巴胺,会让人的...

  • 为什么晚上睡不着?

    为什么晚上睡不着? 因为想事,你头脑会形成回路,不断地流动。 越想你的脑髓就越多,越是睡不着。 为什么很多糟心的情绪睡了一觉起来就没有了呢?而且一下子神清气爽。 因为睡觉能够...

  • 竹子定律

    竹子花了4年的时间,长了3厘米。 到了第5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6周,就能长到十几米的高度。 前面的4年,竹子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往下伸长,前后左右延伸...

  • 不要把学习和生活分得太开

    不要把学习和生活分得太开,学习是在生活,生活也是在学习。 学习是快乐的,生活也是快乐的。我们对所有事情都有自己的选择,明白这点很重要,做到这一点更重要。 要知道,在刺激和反应...

  • 达克效应

    樊登读书的2019年知识进化论,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素颜去抢劫银行,也就是脸上没有遮挡物,一般我们看到抢银行的人都会戴个只露出眼睛嘴巴鼻子的帽子,但是这个人却是素颜去抢...

  • 学习与到达获得知识之间,有一个过程……

    学习到达获得知识之间,有一个过程,不管长短,都是要经历的。 有的人学得快,花的时间就少,有的人学得慢,花的时间就多。 学得快的不一定好,因为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学得不够深入。...

  • 情感引导

    有时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学到非常多能帮助我解决问题的知识,心中的迷惑得到解除,也有方法去实践,并能在实践中得到收获。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的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埋下种子,...

  • 所谓的高情商,就是懂得关怀他人

    在樊登读书里听到一句话:所谓的高情商就是懂得去关怀他人。这句话刷新了我的认知,让我终于找到自己情商低的原因。 一直以来,大多数时候都是周围的人来关怀我,而我却从未想过自己也是...

  • 阅读技巧分享

    有些人阅读时会犯困,很大原因是选择睡前阅读,如果想清醒阅读不犯困,可以选择早上阅读,早上时间是最清醒的。有些人觉得一本书怎么都看不完,这里也有一个技巧,可以设置倒计时,比如说...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在《汉字就是这么来的》中看到下面一段有较深感悟的话。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是紧密团结,“比”是狼狈为奸,一褒一贬,区别明显。这句话的意...

  • 知行合一

    学习要与生活结合才能真正展现其价值。 我们都知道运动好,但能真正去运动的人却很少。就如许多人说的一样,懂得了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种状况是在践行上出了问题。学习到了...

  • 逆商

    爱迪生就是一个高逆商的人,他发明灯泡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但是他没有就此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灯泡,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逆商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

  • 发现水面下的冰山

    我们看问题总会习惯于看表面,懒于深究其中原因。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动机。就像冰山,我们只能看到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深藏于水底那部分我们总会忽略,甚至忘记其存在。 孩子不懂说...

  • 肉不多食

    我们日子过得好了,吃的东西也越来越丰盛,我们都在不断地吃。 其实如此丰盛的食物,根本比不上小时候的一块肉好吃。为何会食物越来越丰盛,却越吃越无味呢?过犹不及。 肉不多食。因为...

  • 福杯满溢

    当我们为朋友着想时,最后这种善意会回到自己身上。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得对朋友好,也会得到朋友对你的好。每当自己拥有一些东西时,想到自己的朋友,然后分享给朋友。这是福杯满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