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的绝句,句句对仗? 首先我们确定一点,绝句是不强行要求对仗的,遵守平仄格律的律绝不要求对仗,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绝就更加随意了。 为什么不要求对仗?因为对仗是一种修...

为什么有些人的绝句,句句对仗? 首先我们确定一点,绝句是不强行要求对仗的,遵守平仄格律的律绝不要求对仗,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绝就更加随意了。 为什么不要求对仗?因为对仗是一种修...
在一阙素词里,居住太久,以为,惠质兰心的拥有,足以抵挡岁月的凛冽。 日子素常,笔蘸风花雪月,填写光阴的空白。暮檐烟薄,明月空闲,竹影风动,翠冷红衰心摇曳,怕素怀惊蛰,旧愁连秋...
前言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念奴娇·过洞庭》 很多时候,判断一首词好还是不好,不需要逐字逐句分析。因为有些作品,读...
一叶知秋 独步江亭晚,残阳入倦眸。 千山千叠翠,一叶一番秋。 欲醉谁呼酒,无言更上楼。 西风浑不顾,送水向东流。 雨霁 初霁潇潇雨,平添阵阵凉。 稀疏蛩语落,零乱草花香。 酒...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现代人写律诗,为了整首诗的意境更完美,稍有出韵出律,你会认可吗? 前言 首先,无论是稍微出律还是出韵,都不影响作诗。这样作诗可以说没问题,也可以说有问...
怎样用“西厢月落”做藏头诗? 个人习惯从格律五绝入手。那么先破题作平仄分析,“西厢月落”,“平、平、仄、仄”,那么就只能选用尾句不使用“平平仄仄平”的格式(藏头“落”字会造成...
主讲/ 边义老师 学诗起步:绝句初学要旨与章法 初学要旨 一、贵有新意 苕溪渔隐云:“学诗若循习陈言,规摹旧作而不能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黄鲁直亦云:“文章忌随人后,随人作...
就个人喜好来说,在格律诗中比较喜欢五绝、七绝的一剑封喉,如果有稍微丰富的东西需要表达,可以使用七律,篇幅相对大很多,适合“起承转合”的把内容和情感交代清楚。 而五律作为律诗,...
七绝是近体格律诗中的一种体式,是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是一种基础平仄格式,七绝中第一句和第三句经常用到这种平仄关系。 古人把汉字的音调分为“平、上、去、入”...
曾在如何入门诗歌中的文章中说到过三点: 一,学规矩。二,多阅读,三,勇于创作交流。 前两点是提升自身能力的苦修,而第三点则是进入更高一个层次的必须。譬如修佛坐禅十年,也许不如...
有朋友问到:为什么不写诗的人更在意平仄,有句必去校对格律? 这个问题不大对。不写诗的人谁会特别在意平仄?什么叫不写诗的人呢? 平仄是学习近体格律诗的一套文字音调规范,不学习近...
人间诗话第114章(诗词写作方法大总结)文/徐高杨 各位学写古诗词,常常困惑于怎么才能写好,我的个人经验是1、多感悟生活2多学习唐诗宋词经典及其解读3多练习,多思考。 从中你...
对联是古体诗基础? 说对联是古体诗的基础,这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对联的出现要比格律诗都要晚,更加不要说古体诗了。 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在《诗经》、《楚辞》、汉赋里都有大量使...
【七绝】枫叶赋 文/张罗 霜侵风逆未凋零, 且把群山作画屏。 深浅红黄工点染, 呈来秋色若丹青。
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牌、散曲。这其中的异同还是比较明显的。 古体诗是指古诗中不遵守平仄格律的所有诗。而词牌虽然不像格律诗那么整饬,有长短句,可以转韵,这些都和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