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江西
  • 120
    那些在北京生活的年轻人究竟是为什么留在北京?

    我到过北京很多很多次。 从8岁的时候第一次坐火车去北京看天安门,到后来机缘种种来到北京,前前后后算有十几次了。 前阵子,我因为参加知乎的盐Club,又一次到了北京。 在北京短...

  • 120
    大二第一天,我退了所有的兼职群

    文/凉亦歌 年轻,是有资格欠考虑的。而这种考虑,必须放在最长远的目光里,让你自己最大程度获益,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1. 大一的时候,我经常去做各种各样的兼职。 那时候没有接触...

  • 120
    原来!周莹的家庭背景是这样的......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对周莹的家庭背景介绍:一名江湖艺人的养女,自幼跟随养父走江湖,靠卖艺为生。听着就让人觉得,周莹的身世可怜悲催啊:无父无母!居无定所!朝不保夕!还跟着一个养...

  • 120
    致后来的你我:这次,好好说再见

    文/吴彻子 “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当时你有勇气上车,我会跟你一辈子。” “可是,哪有那么多如果。” 4月28号刘若英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后来的我...

  • 欧美国家家长是把孩子当作独立人格培养,五岁的孩子都被父母说成你是个大人(注意是大人而不是成人,原词未Big Boy)了,你需要独立做什么什么,所以欧美儿童书籍介绍更多的世界元素,好的不好的都有,让孩子自行分辨,亚洲国家家长把孩子当作私有产物培养,多数还是家族产物而不是独立人格,很多读物偏重于说教性质,这是一种家族式的思维控制(洗脑是暴力式灌输,而思维控制少暴力多说教和冷暴力),两种方式各有优点缺点,具体表象是欧美青少年吸毒犯罪的多数都在这个时期,而成年后转正的也不少,犯罪呈现出尝试性和冲动性。第二种方式教育下的孩子犯罪多表现在成年以后,尤其是家中长辈去世后,压力阀被打开,犯罪呈现出狂欢性和减压性,如白银案罪犯等。以上只是本人胡言乱语,后续楼层概不争论。

  • 120
    北美童书 | 百无禁忌的内容

    “移民五味”系列连载记录本人移民加拿大前后数年的经历和文化观察,最近开辟一个小分支“北美童书”专门介绍北美英文儿童读物,这是首篇。欢迎关注。 最近,本人跟青春期的儿子没头脑同...

  • 120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018.5.24 星期四 大雨 清晨,刚下过一场雨,空气里流动着清新,路旁的树叶被雨水冲洗的发亮。 我开车出去办事,回来的路上,天空又暗了少许。灰色的云的像被...

  • 120
    一套写小说的功夫

    一位作家这样总结写作者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我表达期,第二阶段是刻意训练期,第三阶段是风格成熟期。 简单来说,第一阶段专注于个人世界的表达,写得很随意,写作的内容对其他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