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河南
  • 该怎么办呢?

    窗外的蝉鸣已经有了灼人的温度,柏油路蒸腾着白光,连风都带着股燎人的热气 —— 这燥热钻进骨头缝里,像一团乱麻,缠着心尖突突地跳。 昨夜手机屏幕亮了四次,都是女儿的小脸。她举着...

  • 120
    跟着大师学写作

    注: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我读书有一个习惯,先略读一遍,再细读。略读是因为时间实在有限,要先确定这本书的价值;细读是因为记性实在太差,如果不把书中有价值的地方记下来,很快就会遗...

  • 120
    女儿之死

    刘震云写过一个故事:私塾先生老汪有个小女儿,名叫灯盏,后来贪玩时意外掉进水缸溺亡了。在那个家里孩子很多的年代,偶尔死个孩子也很常见,老汪也因“本就不喜欢这个淘气的女儿”...

  • 午后出门,行至对街的路边公园时,一座钢铁巨兽般的吊塔赫然闯入视野。这座足有十余层楼高的庞然大物,矗立在工地中央,塔吊中心虽被灰扑扑的围墙圈住,可那支负责吊运建材的长臂却嚣张地探出围挡,如同一柄悬空的巨斧,末端直指车水马龙的主干道。吊臂每一次转动,都伴随着金属齿轮的嗡鸣,仿佛在空气中划出危险的涟漪。
    我原本是冲着满园春色来散步的,此刻却僵在原地。望着头顶缓慢移动的钢铁长臂,想象着自己从下方经过时,它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般高悬,冷汗不自觉地爬上脊背。虽知塔吊坠落是极小概率事件,可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便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眼前川流不息的车辆与行人,在我眼中都成了潜在的危险背景,那支长臂每摆动一次,都似在我的神经上重重敲击。
    此后路过这片区域,我总会不自觉地绕个大圈。若实在避无可避,便会像等待信号灯般,紧盯着吊塔的动向。待它完全转回工地内侧,才攥着衣角、屏着呼吸,箭步冲过这段 “危险区”。或许有人会笑我过于谨慎,但在关乎生命安全的事上,这份 “胆小”,何尝不是对生命最郑重的敬畏?

    今天下午出门的时候,路过对街的路边公园。看着这个正在作业的吊塔,它的外端有一半已然伸到了封禁的围墙外,而末端更是坦荡地指向车水马龙的大路上。我本来是要到对面散步,转转,看看满...

  •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通往教室的小径上,怀揣着对阅读课的期待,我早早约上好友,踏着轻快的步伐向教室走去。推开教室门的瞬间,我不禁一愣 —— 平日里座无虚席的教室,此刻竟空出了大片位置,稀稀落落的同学分散而坐,与往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带着满心疑惑,我向身旁的同学打听,这才得知原来今天与声乐课撞了时间,许多同学都选择去上声乐课了。更让我惊讶的是,平日里那些朗诵时声音宛如天籁、情感充沛的 “朗诵小能手” 也在其中。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他们在朗诵上的出色表现,或许正是得益于声乐课对气息的专业训练,这意外的发现,像是为我揭开了一个小小的秘密。
    “叮铃铃 ——” 清脆的上课铃声如同一曲欢快的前奏,打破了我的思绪。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教室,嘴角挂着熟悉的温和笑容。和往常一样,老师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朗诵诗歌。可刚一开始,浓重的方言口音便显露无遗。尤其是 “鲜血” 一词,尽管老师反复纠正,耐心示范标准读音,两位同学涨红了脸,努力尝试,却总在发音的转折处不自觉地带出方言的韵味,引得教室里响起一阵善意的轻笑。老师看着他们窘迫的模样,笑着安慰道:“别着急,这是长期说方言形成的肌肉记忆,只要坚持多练习,一定能改过来。”
    正当我以为这节课会如往常般按部就班地进行时,老师的手机突然响起。接完电话后,她快步走到教室门口,不一会儿,一位气质优雅的年轻女孩跟在老师身后走了进来。老师满面笑容,向我们隆重介绍:“同学们,今天我特意邀请了电视台的专业播音员来和大家交流朗诵技巧!”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的眼中满是期待。
    这位播音员身着简约得体的服装,站在讲台上,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她先是为我们朗诵了一首《青春中国》。那一刻,她的声音仿佛有魔力一般,时而激昂澎湃,如滚滚江河奔涌向前,诉说着祖国的壮丽辉煌;时而婉转深情,似潺潺溪流浸润心田,描绘着岁月的温柔静好。标准的发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的音色,以及对情感恰到好处的拿捏,让我们所有人都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宏大画卷之中。
    朗诵结束,在老师的示意下,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尝试朗诵。每一位同学朗诵完毕,播音员都会耐心地指出问题,给予细致的指导:“朗诵前,一定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情感内核,只有真正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故事,才能让感情在朗诵中收放自如。领诵的同学更要把握好情感的基调,用饱满的情绪带动合诵的同学,这样大家的情感才能形成共鸣,朗诵才会有感染力……”
    我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要点。这一刻,我内心满是庆幸与感激,庆幸自己没有因为教室人少而选择离开,感激能有如此难得的机会,得到专业播音员的指导。这节原本普通的阅读课,因为这些意外的经历与收获,变得格外珍贵而难忘,也让我对朗诵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朗诵世界的大门。

    对朗诵的新认识

    下午上阅读课,我早早的约好友去上课。来到教室,怎么没有原来那么多人呢?一打听才知道有些同学去上声乐课了。那些阅读好听的同学也去上声乐课了。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阅读的那么好...

  • “人太多了,快出去一些。” 穿着白大褂的护士皱着眉头喊道。急诊大厅里的家属们听到命令后,不情愿地挪动脚步往外走,病房内终于恢复了片刻安静。
    突然,门口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轮椅的轱辘 “吱吱呀呀” 碾过地面,一男一女推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匆匆赶来。老人头上裹着白纱布,苍白的脸上满是痛苦神色。细问才知,他是骑自行车时被轿车刮倒的。
    还没等大家缓过神,又一位 90 岁的老太太被推进来。老人因乘车颠簸身体不适,家人放心不下,急忙送来检查。这边刚安置妥当,呼啦啦又涌进好几个人 —— 另一位需要住院的老太太被簇拥着进来。短短时间,急诊室再次被挤得满满当当,家属们手忙脚乱地扶着病人躺下,低声叮嘱、翻找物品,嘈杂声与金属器械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就在这片混乱中,角落里病床上的中学生突然提高了音量。他红着眼眶,带着哭腔对着电话那头喊:“以后你们就不要管我了!” 原来,这个中学生此前就崴过脚,这次伤势更重,连上床都得扶着腰,每动一下都疼得龇牙咧嘴。坐在床边的中年男子听着对话,情绪也激动起来:“你在外吃什么…… 怎么都怪我们……”
    急诊室的白炽灯明灭不定,映着满室焦灼的面容。这些被病痛牵连的人们,像风雨中飘摇的烛火,在命运的浪潮里彼此依偎。小小的空间挤满了不安与牵挂,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生活突如其来的波澜。

    急诊室

    护土:“人太多了,出去一些人。” 结果十分钟以后,推进一个白胡子老爷子,头上包扎着纱布,后面跟了一男一女,老爷子是骑自行车被小车刮了一下,这是儿媳妇的诉说。 过了两分钟,又推...

  • 今晚的酒喝得真开心!来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是印证了那句话:不是喝的酒有多好,而是要看和谁喝!这场酒让我在最近忙碌的工作中得到了难得的放松。

    仔细想想,最近的工作确实让人身心俱疲。早上同事还一脸丧气地调侃:“这么忙,怕是很难活到退休唉!” 这话听着心酸,却也道出了现实的无奈。如今人们都活得有些压抑,生活的压力像无形的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那些身处低谷的时刻,甚至会让人绝望得怀疑,明天的太阳是否还会升起。

    但生活不会因为我们的踌躇就停下脚步,困难也不会因为抱怨就自动消失。就像今晚这场酒,再疲惫的日子里,总有些温暖时刻能让我们重整旗鼓。吐槽可以宣泄心中不快,但更重要的是直面问题。为了家人,更为了不辜负自己,我们得扛起责任,继续往前走。毕竟,有这群能一起喝酒、一起倾诉的伙伴在身边,再难的路,也能走得更有底气些。

    无题

    晚上的酒喝得很开心,可能有一句话说不是喝得酒有多好,而是要看跟谁喝。的确,我们彼此在一起有两年了,但跟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喝酒却是第一次。 工作中的忙忙碌碌有时候真的很累人,早上...

  • 120
    窗户

    房子是钢筋水泥构筑的方盒,唯有凿开窗户,日光才能破界而入,刹那间点亮幽暗的空间,让原本冰冷的建筑充满温度。而人的心恰似这扇窗户,当智慧的光芒穿透蒙尘的心灵,思想便不再...

  • 本周上6天班!周日要上班

    五一调休的通知像块沉重的铅块,压得人喘不过气 —— 这个星期要连上六天班,连周日都不放过。原本规律的作息节奏被打破,一种无形的压力悄然而至。 现代人的生活,早已...

  • 最近,我鬼使神差般在直播间一口气买了三条裙子,满心期待它们能为我的夏日穿搭增添光彩,可现实却给我泼了盆冷水 —— 这些裙子最终都逃不过被退货的命运。​
    这让我想起网友们常调侃学做菜的那句话:“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套用到我网购衣服上,可不就是 “一看都美,一穿都退” 嘛!​
    第一条裙子面料确实轻薄,本以为能带来夏日清凉,结果领口紧得像道枷锁。试穿时,我刚抬手整理头发,脖颈处就传来勒痛感,呼吸都变得不畅快。凑近细闻,布料还带着股刺鼻的化学药剂味,仿佛在无声抗议,我只能无奈地把它塞进退货包裹。​
    第二条裙子颜色和布料都没翻车,直播间的滤镜倒是没骗人。可当我穿上身,却发现了新问题。肩宽倒是正合适,胸围和腰部却松松垮垮,像个大布袋。虽说配有腰带能调整身形,但闷热的夏天,多系上这么一根带子,总觉得浑身不自在,思来想去,还是忍痛选择退货。​
    第三条裙子色差大得离谱,直播间里亮如星辰的颜色,到手却黯淡无光。伸手一摸,布料粗糙僵硬,贴在皮肤上又闷又痒,透气性几乎为零。穿上它站在镜子前,满心期待瞬间化为泡影,退货成了唯一的选择。​
    现在想来,当时看到主播们穿着裙子光彩照人,我脑袋一热就下单,完全没考虑到衣服版型、面料是否适合自己。这场购物闹剧就像一场虚幻的美梦,醒来才发现,网上购物不能只看主播展示的光鲜表象,还得综合考量面料、版型、尺码,甚至是自己的真实需求。或许,以后再面对直播间的 “美丽诱惑”,我得先按捺住冲动,多些理性思考,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一看都美,一穿都退

    最近,我接连网购了三条裙子,而且都是在直播间下单购买的,但这三条裙子都是同样的命运:被我退货了。 我想起跟着视频学做菜,经常能看到网友们的一条评论: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如此...

  • 雨天的生存对比

    暴雨如注,将城市浇成一片混沌。潮湿的街道上,行人脚步凌乱,伞面在狂风中扭曲变形,泥水顺着裤脚不断上爬 —— 恶劣的环境,将生活的狼狈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当大多...